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 張會武
推薦理由:
(相關資料圖)
她是邢臺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面對一個需要特殊教育的群體,她選擇躬身入局、挺膺擔當;十幾年來,她以孩子為圓心,以愛心為半徑,不斷拓展教育邊界,收獲了一個個驚喜:培養出全省第一位聾人本科生,創造了聾啞孩子開口說話的奇跡,讓1500多個孩子掌握一技之長。
視頻制作:劉天宇
感動事跡(訪談):
記者:當初入職特教時的感受,與現在最大的不同有哪些?
楊密婷:說實話,當初對特殊教育了解不是很多,更談不上喜歡。但自從踏進特教學校的那天起,我就和孩子們吃住學習在一起,記得走進特教的第三天中午,在食堂和孩子們一起就餐時,發現一個7歲的小女孩兒怎么也不吃飯,我就把她抱到自己腿上,親自喂她飯吃。結果,小女孩吃得特別香,原來她剛離開家,想媽媽了。那時,一種被需要的幸福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我暗自發誓:一定要像媽媽一樣對待這些殘障孩子,讓他們受到合適的教育,將來有尊嚴地生活。
另外,剛到特教學校時,還發現外界對特殊教育不太了解,老師們也很自卑,在外都不愿說自己做特教工作。經過集體努力,不僅改觀了外界對特教的認識,還培養出全省第一位聾人本科生,在全省率先開展了學前康復、送教上門、送教進工廠、聯合辦學、共建實習實訓基地等創新工作。
記者:“校長媽媽,我考上鄭州師范學院了,謝謝您幫我圓了大學夢!”這段語音是否依舊保留?
楊密婷:這是個先天聾啞的孩子被大學錄取后、第一時間發給我的微信,我一直留存在手機里,每每聽到這段話,我都會熱淚盈眶。人們都說,特教學校創造了鐵樹開花的奇跡,可我知道,這奇跡的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淚水。
記者:還有讓您最難忘的婚禮?
楊密婷:參加過很多人的婚禮,感覺參加我們特教孩子的婚禮意義最大。記得參加我們一個聾啞學生的婚禮時,孩子的奶奶緊緊拉著我的手,逢人就激動地說:這是我們孩子的老師、校長,沒有特教學校就沒有孩子的今天!是呀,多年前家里有個聾啞孩子是被別人瞧不起的,而今天,孩子通過在邢臺市特教學校學習,考上大學,參加工作,過上了幸福生活,是教育改變了這些孩子及其家庭的命運!
記者:到目前為止,您最滿意的是哪些方面,還有哪些需要提升?
楊密婷:到目前最滿意的是和邢臺特教全體教職工一起用15年的努力,把“讓更多的特殊孩子享受到適合的教育,用教育改變孩子和家庭命運”的理想變成現實。其次是鍛造了一支“以愛為業、無私奉獻、視生如子、視校如家”的教職工隊伍。雖有成績,仍存不足:比如校園面積狹小,不能滿足更多殘障孩子的求學需求。學生殘障類別增多,個別化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職業教育針對性有待加強。
2022年,楊密婷受邀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親手傳遞國旗入場。
記者:您獲得過很多榮譽,還受邀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親手傳遞國旗入場。您如何看待這些榮譽和成就?
楊密婷:這些榮譽對學校和我來說,既是鼓勵,更是鞭策。每次登上領獎臺時我都會說:登上領獎臺的是我,而把我推上領獎臺的是學校全體師生!
記者:您理想中的特教明天是什么?
楊密婷: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D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