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譽樓百貨集團有限公司
打響“誠信”牌 口碑贏市場
(相關資料圖)
日前,在信譽樓百貨集團有限公司黃驊旗艦店超市,顧客正在選購商品。河北日報通訊員皮家琪攝
【關鍵詞】
誠信建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弘揚誠信文化,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制。”
【新聞現場】
近日,信譽樓百貨集團有限公司黃驊旗艦店內,許多顧客在超市選購商品。黃驊旗艦店業務部經理杜玉蘭在冷凍、鮮肉、蔬菜柜組前,逐一查看商品供應情況。“你看,白菜、香菇、韭菜、肉類等都很新鮮,大家選購的熱情特別高。”
隨著城市“煙火氣”復蘇,線下零售逐步恢復,信譽樓百貨集團有限公司黃驊旗艦店超市的日客流量連日來超過2000人。在杜玉蘭看來,旺盛的人氣兒除了政策作用,“還來自于消費者對信譽樓長期以來的信任。”
“信任”從何而來?在超市休閑食品部記者看到了這樣一幕:導購員為通過網絡下單的顧客選夠商品時,一公斤沙糖桔會分兩袋裝好,為的是方便顧客存放;12根香蕉,先挑6根成熟度好的,可以買回去就吃,再挑6根稍微青澀一點的,可以適當存放幾天;現切牛肉片的包裝帶內,特意放上冰袋,保證商品到家時的新鮮……
“‘誠心誠意為顧客著想,買賣一條心’是信譽樓員工每天班前會學習的內容。”杜玉蘭說,“‘誠心誠意’讓顧客對信譽樓更放心,‘一條心’則讓他們成了我們的‘粉絲’。”
除了時時刻刻把顧客放心上,怎樣提供安全、健康、性價比高的商品,也考驗著企業愿為這份“信任”付出多少。
“信譽樓對商品引進的條件十分苛刻。”杜玉蘭說,比如食品類商品,不但要看相關證照是否齊全,還要派出業務人員赴實地驗廠,只要有一項不合格就“一票否決”。不僅如此,為從根本上保證商品質量,信譽樓還大力開發自有品牌商品,截至目前已在食品、珠寶、服裝等品類開發出19類自有品牌商品。
老顧客都知道,在信譽樓辦理退貨十分簡單。“2020年疫情之初,很多門店暫時關閉,等到恢復營業后,很多前期售賣的商品尤其是鞋服類,都已經超出退換期甚至過季了,但我們還是按承諾為顧客辦理了退換業務。其中僅黃驊一個門店,就辦理超期過季退貨3700多萬元。”杜玉蘭說,“這就像顧客信任我們一樣,我們也要相信顧客的退換貨需求不是吹毛求疵,而是一種正常選擇。雖然當時看是受到了一些損失,但長遠看我們卻收獲了更多忠實‘粉絲’。”
“零距離”感受信譽樓誠信文化魅力的,除了消費者還有供應商。“與供應商交往,信譽樓有一套嚴明的制度,內容包括不拖欠供應商貨款、不向供應商轉嫁風險、不接受供應商吃請等,并且設專門人員監督檢查。”信譽樓百貨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建港說,“因為跟信譽樓打交道放心、省心,很多供應商愿意把最好的商品用最優惠的價格給信譽樓,彼此實現了雙贏。目前,僅集團層面合作的重點供應商就達700多個,成為商品品質的保證。”
在張建港看來,信譽樓能從一家營業面積280平方米、員工30人的“小賣場”,發展成為擁有42家門店、12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萬名員工的大型商業連鎖集團,靠的就是“誠信”這張牌,“以誠待客、以信立身,為我們贏得了好口碑。”過去10年,信譽樓經營業績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在中國連鎖百強榜上從第84位升至2021年的第33位。
隨著信譽樓的名氣越來越響,幾本匯集了其誠信經營理念的小冊子,也成為同行學習的“商業寶典”,有的商家甚至直接以“誠信”二字冠名,亮出了誠信經營的鮮明態度。
“今后我們將盡己所能,把誠信理念、誠信文化傳遞給更多人,與廣大同行一道,為共建誠信社會貢獻點滴力量。”張建港說。
【記者手記】
從“小賣場”到大型商業連鎖集團,誠信建設在信譽樓38年的發展歷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信譽樓在開業之初便實行“五試一退”制,商品有質量問題可憑票退換。后來為了方便顧客,還推出了“信譽卡”,向消費者作出退、換、修承諾。如今,信譽樓又倡導“視客為友”服務理念,從售前為顧客引進好商品、合理定價,到售中服務強調“誠”字,再到不斷完善售后服務、始終堅持“無理由退換貨”,將誠信理念融入服務全過程。
誠如張建港所言,誠信已經成為信譽樓獨特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融入到了每個信譽樓人的血液之中,成為他們舉手投足間的一種習慣,也正是在這種日積月累的實踐中,構筑起了一座“信譽大廈”。 (河北日報記者戴紹志)
關鍵詞: 誠心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