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張家口強化產業就業幫扶鞏固脫貧成果
2022年,實施產業幫扶項目576個,投資總額22.14億元,帶動25.52萬脫貧勞動力穩定就業
河北日報訊(記者郭曉通)日前,記者來到張家口市尚義縣石井鄉唐王店村,看見脫貧戶王小麗正在自家鹿舍忙活著,三五成群的梅花鹿搶著啃食玉米秸稈。“這是鄉里村里幫我找的致富路,鼓勵我養鹿,一年下來能掙9萬多元?,F在,我還成了周邊小有名氣的養殖戶了呢!”王小麗樂呵呵地說。
張家口市把發展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舉措,持續強化產業幫扶,因地制宜謀劃實施一批特色種養、設施蔬菜、中藥材種植、鄉村旅游、農產品加工等經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項目,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2022年,該市實施產業幫扶項目576個,投資總額22.14億元,帶動25.52萬脫貧勞動力穩定就業。
蔚縣景斌米業以小米加工為核心,通過訂單種植,簽訂最低保護價收購農戶谷子。目前,這家企業訂單種植基地面積達到2萬畝以上,已與15家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簽訂谷子訂單種植,覆蓋蔚縣20多個鄉鎮350個自然村,帶動農戶8000戶,其中脫貧戶364戶,幫助群眾穩定增收致富。
目前,張家口市集中打造了10個特色優勢產業集群、60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50個特色優勢農產品高端精品,持續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產業化聯合體等經營主體帶動作用,建立利益聯結機制,讓更多脫貧戶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實現農民增收、企業發展、地方受益。
張家口市農業農村局、財政局、鄉村振興局等有關部門建立重點產業項目市級統籌協調機制,根據各縣區產業項目任務清單,“點對點”研究解決特色產業實施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逐個縣區逐個項目把脈問診、精準施策,確保產業項目建設順利實施,切實發揮產業脫貧帶動實效。
“通過發展‘微型薯培育+光伏產業+鄉村旅游’產業,德勝村闖出增收路子,目前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20萬元。”張北縣小二臺鎮德勝村黨支部書記葉潤兵介紹,產業發展起來了,村里有充足的資金用于困難戶收入兜底、公益崗位補助、發展村公共事業等費用支出。
為全面保障脫貧戶脫貧后家庭收入穩定,張家口市緊盯弱勞力脫貧戶就業難、易返貧這個短板弱項,繼續實施以工代賑的公益崗制度,增加群眾工資性收入。2022年,該市共安排涉及村級道路維護、衛生保潔、管護河壩、造綠防火、公共設施維護、治安巡邏等方面公益崗超過11萬個,實現對有就業意愿的弱(半)建檔立卡勞動力及農村“三無”人員全覆蓋,讓他們通過力所能及的勞動獲取報酬。
為了讓脫貧基礎更穩固,鄉村振興底氣更足,2022年,張家口市還開展了問題整改“清零”行動、“三保障”及飲水安全鞏固提升行動、防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行動、項目建設和資金管理提速提效行動、產業就業科技高效覆蓋行動、易地搬遷后續扶持質效提升行動、社會幫扶深度對接行動、基礎工作規范完善行動“八項行動”,不斷強弱項、補短板,扎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