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2日,求職者在元氏縣“春風行動”招聘會上了解崗位信息。(河北日報資料片)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攝
(資料圖)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發展之基。
今年如何繼續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目標,確保就業大局穩定?如何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如何有效破解就業結構性矛盾?出席省兩會的代表委員給出了他們的建議。
■ 支持重點群體就業
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2年秋收過后,張北縣1000余人分赴北京各供熱公司,開啟“夏天當農民,冬天當市民”的司爐工之旅。一個取暖季下來,每個人能掙近2萬元。
河北省人大代表、張北縣鄉村振興局局長王偉認為,勞務品牌帶動就業能力強,是推動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張北打造了‘張北司爐工’‘風光工匠’‘張北馬鈴薯’等多個勞務品牌,助力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努力提升勞務品牌建設水平,為促進農民工高質量充分就業激發蓬勃活力。河北省政協委員,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楊燕偉建議,各地結合資源稟賦、文化特色、產業基礎等優勢,打造一批全國知名勞務品牌,創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行業特征、技能特點、帶動就業能力強的省級、市級勞務品牌,培育一批勞務品牌龍頭企業,服務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大學生就業依然是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大客觀存在,必須正視且重視。在紓解就業痛點、打通就業堵點上要努力做到政策精準、落實精細、服務精心。”河北省政協委員,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公共外語教學部主任葉慧君建議,為就業困難群體畢業生建立臺賬,提供“一對一”幫扶。
幫扶困難人員就業,關系群眾冷暖,關系民生底線。
河北省人大代表,邢臺市特殊教育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楊密婷一直關心困難人員,尤其是殘疾人的就業問題。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制度全面實施以來,在保障殘疾人就業、改善殘疾人生活和發展條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還存在資金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問題。”楊密婷代表說。
她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要明確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優先用于保障殘疾人就業。同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收入和支出情況要向社會公開,對未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且拒繳、少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用人單位,將失信行為記入全省或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 破解就業結構性矛盾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河北在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的同時,“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的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
想要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破解就業結構性矛盾勢在必行。
河北省政協委員、河北體育學院黨委書記申富平發現,教育、培訓的結構調整尚未與勞動力市場需求結合,導致勞動者的技能水平和崗位需求不匹配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除了傳統制造、建筑等行業,在體育行業中就業結構性矛盾也不可忽視。
“在課程設置上,高校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更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是破解‘就業難’的金鑰匙。”申富平委員表示。
他呼吁,高校要做好人才培養端的改革,要緊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來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并做好長遠規劃,繼而從源頭上提升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的匹配度。
作為一名深耕汽車制造行業多年的基層工作者,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調試工張赫關注到了結構性矛盾中的“招工難”現象。
“現在招工難、留人難等問題已成為汽車制造行業最大的‘絆腳石’。”張赫代表介紹。
“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和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支持企業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開展訂單、定向式的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張赫代表建議。
張赫代表還建議,企業要探索相關方面人才獎勵政策,通過改善用工環境、提高薪酬待遇,使人招得來、留得住。
此外,當前出現“就業難”和有些大學生就業觀念陳舊、對就業期望過高等現象不無關系。
申富平委員表示,高質量就業對大學生來說,不是指就業工資高,而是要學有所用,找到合適的崗位,發揮自身的價值。“應該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培養高校畢業生到國家建設一線和基層工作的意識,鼓勵他們在實踐中經受鍛煉、增長才干。”
■ 釋放穩就業政策紅利
穩就業的關鍵在于穩市場主體。一些代表委員們建議,要扎實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充分發揮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在穩就業中的主力軍作用,使企業“招兵引賢”的底氣更足。
助企就是穩崗。對此,省政協委員、世窗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炳章感觸頗深。
“近年來政府給我們的各項政策扶持,為企業穩崗擴崗提供了保障。”王炳章委員表示,僅2022年,公司享受穩崗返還資金10萬元,留工補助16萬元,享受稅收優惠130多萬元,緩繳社保費120多萬元,今年計劃再招聘員工50名。
數據顯示,2022年河北省始終把保市場主體作為穩就業的重要抓手。截至2022年底,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為企業減負46.2億元,緩繳社保費26.7億元,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8.5億元,真金白銀助企紓困,穩就業政策紅利有效釋放。
王炳章委員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繼續落實好用工指導、援企穩崗等政策,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從而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吸引更多人才。
“市場主體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只有幫助盡可能多的市場主體挺過難關、穩住崗位,就業大盤才能保持穩定。”楊燕偉委員表示。
楊燕偉委員介紹,今年河北省將延續調整優化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加大援企穩崗力度,落實失業保險擴圍、稅收優惠、擔保貸款、就業補貼等政策扶持,運用失業保險基金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全力保障市場主體,穩定就業崗位。
創業是推動就業不竭的源泉。近年來,河北不斷優化創業環境,加大創業扶持力度,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日益凸顯,為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2年,河北省人社廳與省農行聯合推出“人社惠農貸”,目前已累計發放139.63億元,有效促進農村居民和小微企業干事創業。楊燕偉委員表示,河北省將進一步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強化培訓、資金、場地、用工、營銷等扶持,助力返鄉創業項目更好發展。支持就業困難人員創業,鼓勵發展夜經濟、后備箱經濟等特色經營,引導其創辦投資少、風險小的創業項目。
大學生也是創業的重要群體。申富平委員建議,鼓勵高校廣泛開展創業培訓、創業比賽、創業項目孵化等創業教育實踐活動,設立創新創業獎學金、創業基金,建好用好大學生眾創空間,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支持。(河北日報記者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