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燕趙都市報記者 李春煒、楊佳薇
【資料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我覺得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民營企業提升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省人大代表、河北邯鄲叢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鵬亮建議,企業和政府共同發力,破解企業創新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問題,讓民營企業勇于創新、敢于創新,有人力創新、有財力創新,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人才瓶頸”是制約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大難題
“盡管民營企業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熱情度很高,但現實中依舊存在著制約民營企業實施創新發展的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阻礙了民營企業實現高質量快速發展的新步伐。”李鵬亮代表在調研中發現,一大部分民營企業在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培養人才方面存在諸多困難,“人才瓶頸”是制約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大難題。部分民營企業在確保生產經營各個環節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很難有充足的資金投入風險大、收效慢的自主創新上。
省人大代表、河北邯鄲叢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鵬亮
“受民營企業自身條件的限制,尤其是小微企業,自身體量小,抗風險能力弱,加上創新型人才缺乏、流動資金短缺、創新動力不足等,造成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李鵬亮代表說,從政策扶持角度來說,面對海量的政策紅利,除已享受到的土地使用稅、企業社保費率、用電成本等普惠性降稅紅利外,更多的民營企業希望能爭取到創新創業、融資貸款、科技研發、技術改造等方面的單項“紅包”。
同時,李鵬亮代表認為,民營企業創新更需要外部環境的支持,如社會化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目前,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多是依托政府出資和支持,或者大型企業自己出資建設供內部或合作伙伴使用,造成市場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使真正有需求的中小企業在技術研發、技術成果轉化等關鍵問題上無法享受便捷的服務,使企業擁有的科技成果數量少,技術成果產業化發展困難。
推動建立更加完善的民營企業創新環境
李鵬亮代表建議:有關部門可以多措并舉激發民營企業家的創新意識,加大民營企業創新政策的支持力度,在提升企業家創新能力、搭建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加大土地政策支持等方面向民營企業傾斜,為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寬松、公平的營商環境,積極引導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觀念創新,為企業創新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可以嘗試建立區域民營企業發展指數,根據行業發展規律和企業經營特點制定相應方案,激活民營企業發展活力。
“具有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民營企業開展創新活動的基礎,”李鵬亮代表建議有關部門可以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出臺更多的人才引進優惠政策,指導企業探索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引人用人機制,外引內培相結合,形成重視人才、尊重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的良好環境。
同時,要充分利用好高校院所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第一驅動力、科技創新人才第一資源優勢。要推動高校創新資源開放共享,鼓勵開放學校科研基礎設施、設備、數據等,支持高校依托研發設施為民營企業創新創業提供專業服務,在科技成果利用轉化、科研活動與產業發展需求、人才交流引進培養上實現緊密對接、融合發展。要充分發揮公共服務的職能,統籌區域、行業、學科的科技資源,牽頭建立創新合作聯盟。民營企業要主動進行轉型升級的戰略變革,進一步培育“行業專家”型核心能力,實施區域多元化成長戰略,要重視創新成果的轉化與應用,通過自主技術創新實現產品創新,讓創新成果能真正為企業帶來實效,提升企業在價值鏈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