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這是LNG運輸船“達夫那”輪駛離中國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碼頭的場景。 曹妃甸海事局提供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育民 通訊員楊紅蕊、李理)1月10日17時57分,來自卡塔爾的Q-Max型LNG運輸船“達夫那”輪順利駛離中國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碼頭,標志著唐山港曹妃甸港區首次實現LNG船舶夜間離泊。
據了解,船舶夜間航行時間通常以日出日落為界定。作為國內存儲能力最大、調峰能力最強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中國石油唐山LNG接收站承擔著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應和冬季調峰的重要任務,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區供應天然氣約40億立方米,最高峰時輸送北京的供氣量能占到總量的四成左右。開展LNG船舶夜間離泊作業,是該接收站增加碼頭吞吐能力、提高碼頭運營效率、滿足應急調峰需求的有效做法。
“由于船舶夜航安全受到環境、安全措施、工作機制等因素的影響,以前LNG船舶不能夜間離泊,一艘船如果在晚上完成卸料,要等到第二天上午才能開航。”該接收站生產運營中心海事主管劉昆侖介紹,實現夜間離泊后,船舶在港時長最多可縮短12小時,能保障次日船舶最快進港靠泊,大大提升了碼頭利用率,增強了冬供LNG接卸能力。
為確保LNG船舶首次夜間安全離泊,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于前期開展了大量應急夜航安全保障方面的研究,進行了模擬試驗,提出相應方案。開航前,河北海事局進行了全程指導,曹妃甸海事局指揮中心組織召開論證會議開展了風險評估,召集港方、船方、引航、拖輪等相關單位召開船前會,對夜間離泊風險管控進行了周密部署。離泊期間,曹妃甸海事局交管中心科學實施進出港組織,運用智能海事監管系統,對LNG船舶實施嚴密遠程監控,海巡船艇全程監護,及時驅離航道內無關船舶,確保LNG船舶夜間順利離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