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北新聞網1月13日訊(河北日報記者邢云)從邢臺市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該市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細化工作措施,以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為目標,大力推進地震防御體系建設。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河北日報記者 邢云攝
自開展預警項目建設以來,邢臺配合省地震局于2021年5月率先建成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基準站6個、基本站17個,依托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一般站65個,安裝強震儀、烈度儀等儀器88套,全市38所學校安裝了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邢臺市應急管理局(地震局)配備了市級預警發布系統服務器,初步具備了地震預警能力。同年6月,邢臺市地震預警系統進入試運行階段。2021年以來,市、縣應急管理部門先后對寧晉、隆堯、臨城、巨鹿等地的12個觀測站點的通信模塊進行了升級,對傳感器、數采模塊、太陽能供電系統等進行了維護,完成了地震數字化宏觀觀測網升級改造,地震數字化宏觀觀測能力大大增強。
2022年3月,邢臺明確將抗震設防要求納入工程項目策劃生成管理程序。在土地招拍掛前提供服務,嚴格按照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為建設工程單位提供抗震設防參數。推進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和區域地震安全性評價,為區域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及防震減災對策的制定提供科學、安全和合理的抗震設防依據。推廣建設工程減隔震技術,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目前,市區內東華路小學、上東首府幼兒園均應用了減隔震技術并投入使用,河北省眼科醫院、面粉廠幼兒園等項目在前期設計中采用了減隔震技術。
同時,由市應急管理局招錄成立市級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實行軍事化管理,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備勤,一旦有突發地震險情可隨時出動,參與搶險救援。依托消防救援隊伍,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地震應急救援能力,全市地震救援專業隊現有指戰員100名,配備了音視頻生命探測儀、破拆起重及其他必要搶險救災裝備,可承擔重大地震災害核心區、重災區的人員搜救任務以及跨區域救援任務。與企業、社會救援力量建立應急保障聯絡機制,建立了日常培訓計劃,主動為其配備必要的搶險裝備,進一步增強應急救援能力。
此外,持之以恒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積極推進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教育基地和綜合減災社區建設,扎實組織開展地震災害應急疏散演練。2022年,全市約130萬在校師生參與演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