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將臨,人員返鄉、跨區域流動和聚集聚會增多,存在新冠病毒感染等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風險。春節期間,如何科學做好健康防護?一起來了解下吧!
新華社發 王鵬 作
●堅持良好習慣
(資料圖片)
堅持勤洗手、常通風、進入公共場所規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講究咳嗽禮儀、分餐制用公筷等良好衛生習慣,做到規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科學運動,戒煙限酒、不暴飲暴食,增強身體免疫。
新冠病毒感染康復者,轉陰后要注意加強營養,適當休息,短期內不要過度勞累、避免劇烈運動。
新華社發 王鵬 作
●搞好環境衛生
積極搞好家居環境衛生,尤其是農村地區要及時清理家前屋后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做好公共場所、健身場地、公用設施,特別是牲畜棚、廁所、糞堆等地的清潔消毒。
沒有感染者或近期已感染過新冠病毒的家庭,可對隨身常用物品及公用設施進行定期消毒。使用化學消毒劑時,應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并做好個人防護。
新華社發 徐駿 作
●安全有序出行
春節出行,應合理規劃路線,盡量簡化行程、錯時錯峰,并準備適量口罩、消毒濕巾、免洗手消毒劑及對癥治療用藥以備途中使用。
如果已經出現不適癥狀,新冠抗原檢測陽性,應居家治療,不要外出,盡可能減少與家人的接觸,不接待親友探訪,不要與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基礎性疾病等免疫力較低的特殊人群接觸。
新華社發 朱慧卿 作
●減少人員聚集
當前正值新冠病毒感染、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節日期間,倡導移風易俗,電話問候、視頻拜年,減少走親訪友帶來的疾病傳播風險。
農村地區應減少趕集、廟會、文藝演出等聚集性活動;要做到科學防護、規范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有效安全距離,盡量分散不扎堆。
尚未感染過新冠病毒的老人、兒童、孕婦及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應盡量減少外出,不參加或少參加各類聚集性活動,遠離有發熱和咳嗽癥狀的人員,以降低被感染風險。
新華社發 徐駿 作
●科學就醫用藥
做好自身及家人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乏力、咽痛等輕微癥狀,及時休息、居家對癥治療。
如果癥狀持續加重,出現用藥后仍高燒不退、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等急危重癥,應及時就醫診治。
理性、按需購買防疫物資和相關藥品,不盲目購藥、囤藥。
新華社發 王威 作
●積極接種疫苗
疫苗接種是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顯著降低感染后發生重癥及死亡的風險,60歲以上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免疫功能逐漸減弱,是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最優先人群之一。
尚未接種或尚未全程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人員,沒有禁忌癥、身體條件允許,特別是感染的高風險人群、60歲及以上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應積極預約,及時完成疫苗和加強免疫接種,做到應接盡接。
回家團圓,勿忘疾病防控!
平安過節,守護家人健康!
資料來源:河北省疾控中心、新華社
編輯:趙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