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北新聞網2月5日訊(通訊員田磊 國峰)萬家燈火元宵鬧,一碗湯圓瑞氣盈。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今天上午,河北省圖書館“守正書房”開展了“玉兔送吉祥 喜慶鬧元宵”猜燈謎、現場手工包制元宵活動,吸引了眾多讀者踴躍參加,在猜燈謎的樂趣之余大家一起動手包元宵,吃湯圓,其樂融融,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本次活動也是省圖兔年新春主題公共閱讀推廣系列活動之一。
元宵節素有賞花燈、猜燈謎、鬧元宵、舞龍、舞獅子等民俗活動。“元宵”作為民間傳統美食,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寓意熱熱火火,團團圓圓。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果仁、棗泥等為餡,將餡兒團成形后在糯米粉中搖滾而成,制作工藝獨特,形似雪球,風味各異,湯煮、油炸、蒸食均可,老人、孩子頗為喜歡。
飲食文化閱讀推廣人——趙鈺,現場和讀者分享了元宵節的歷史、民俗,各地元宵節飲食習慣與文化特點,并現場示范傳統制作元宵的過程,并指導與大家一起制作元宵。
趙鈺,回真樓木火鐵鍋燉菜品牌創始人,回真樓木火鐵鍋燉菜制作技藝市級非遺第五代傳承人,她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她對生活、對事業都有著獨到見解,也是中國美食文化的傳承者,她自幼跟長輩年年學做元宵,學會了各種口味餡料的制作工藝,將元宵這一民間傳統美食,延續并傳承。
談及元宵的制作方法,趙鈺說:“老一輩人傳統美食制作都是純天然的,沒有任何添加劑,雖然做工復雜、費時費力,但正是繁雜的制作工序,才更能體會到健康美食的自然本味。我要把最好的美食呈現給大家,將美食文化和匠心精神傳承下去。”
王女士也是省圖書館的老讀者了,每次圖書館的活動她都會帶著女兒來參與,王女士說:“猜燈謎、鬧元宵是一項歷史悠久、妙趣橫生的元宵節民俗活動,既迎合節日氣氛,又能夠啟迪心智,感受民俗文化。通過參與省圖“守正書房”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可以讓孩子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既有趣又益智。”讀者們也紛紛表示,元宵節在圖書館感受到了濃濃的書香年味。
一盞盞喜慶的燈籠,一條條飄動的謎條,圓圓滾滾的湯圓,一張張喜悅的笑容,大家品嘗著自己親手包的湯圓,歡聲笑語連成一片。
讓傳統佳節透出濃濃的書香氣息,重拾那些久遠的記憶,也讓讀者在寓教于樂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