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按照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兩會部署要求,唐山如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唐山篇章,加快“三個努力建成”“三個走在前列”步伐,實現高質量發展?近日,唐山市市長田國良接受了河北日報記者采訪。
記者: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深入謀劃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唐山市將在哪些方面有更大作為?
田國良:省委十屆三次全會擘畫了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唐山將圍繞“12345”總體工作布局,進一步打開視野格局,高點選標定位,加快“三個努力建成”“三個走在前列”步伐,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我們將錨定趕超目標不放松,2022年唐山有4個縣(市、區)地區生產總值超過了千億元,我們將瞄準經濟總量全國前20位的城市,找準標桿、定實舉措,盯住經濟大縣、企業大戶、園區平臺,抓增量支撐增速,抓總量提升實力,推動經濟綜合實力全面提升。我們將打好補齊短板主動仗,針對產業結構不優、創新驅動不足、開放水平不高等短板差距,解放思想、奮發進取,深研國家政策、區域政策、產業政策,充分釋放港口、區位、資源等集成優勢,盤活存量、催生增量、激發變量,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我們將細化接續發展路線圖,找準國家所需、唐山所能、群眾所盼的發力點,定好推進落實“施工圖”,謀好長遠發展“新藍圖”,明確一年干什么、三年干成什么、五年做到什么,一步緊跟一步,加快把愿景圖變成實景圖。
記者: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唐山市如何根據自身產業特點進一步調整結構,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田國良:實現高質量發展,產業是關鍵,創新是動力。唐山產業基礎好、門類全、韌性強、潛力大,既是轉型的堅實基礎,更是發展的競爭長線。我們將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做強“新工業、大港口、高科技”三大支撐,推進唐山經濟直道沖刺、彎道超車、換道領跑。2023年,重點是圍繞構建“4+4+N”現代產業體系,做好產業鏈上下游文章,持續實施“4×100”項目,做優傳統產業,做大新興產業,率先打造萬億級精品鋼鐵集群。特別是把風光氫氨和儲能產業作為突破引擎,用市場換產業、資源換項目、鏈條換集群、環境換投資,加快東方電氣清潔能源裝備制造、三一新能源商用車等項目建設,讓唐山經濟既有產業高原,又有創新高峰。
記者: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建設陸海聯動、產城融合的臨港產業強省。作為沿海城市,唐山市如何立足加快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窗口城市,在構建向海圖強、向海發展的新格局中發力?
田國良:唐山是河北沿海大市,海岸線占全省近一半。唐山將堅定不移向海圖強、向海發展,加快建設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窗口城市。一是用大通道帶動大貿易。堅持以內陸港、國際班列延伸陸域腹地,以外貿航線、開放口岸、航運物流拓展海域空間,特別是用好口岸資質“全牌照”、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等優勢,形成買全球、賣全球的貿易新格局。二是用大平臺聚集大產業。“前港后產”打造臨港產業,抓好新天LNG、三友有機硅等重點項目建設;特別是加快建設礦石、煤炭、原油、天然氣四大國家級儲運基地,打造中國北方最大的能源原材料儲運基地。三是用大便利促進大開放。釋放自貿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綜保區政策紅利,完善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對外交易、金融服務等平臺功能,推動設立中德產業園區、RCEP實施示范園區,以開放廣度提升發展高度。
記者:今年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全省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在唐山召開,進一步釋放了優化營商環境不止步、服務各類企業再加力的鮮明信號。下一步唐山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田國良:省委、省政府在唐山召開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讓我們倍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信心。2022年,我們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政府令”,全省首創“拿地即開工”“標準地出讓”“投資承諾制”,加快項目投資落地,全市536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150億元,項目個數、投資額度均居全省首位;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4家,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122家,成為穩住經濟大盤的絕對力量。
今年,我們要繼續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頭號工程”,努力把唐山建設成為投資創業的首選地。一是一視同仁讓企業敢投。堅持國企民企在政策、資源、技術、服務等方面一視同仁;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審批事項一律取消,對市場能夠有效調節的審批事項一律取消;強化資金、用地、用能、環保等要素保障,定期召開企業家、政銀企座談會。二是幫扶支持讓企業敢闖。開展“大包聯、大幫扶、大服務”行動,抓減稅降費、上市激勵、研發經費加計扣除等惠企政策直達快享,讓解渴的政策跑在企業需求的前頭。三是簡政放權讓企業敢干。深化“放管服”改革,擴大政務服務“掌上辦”應用數量,13個服務事項“一件事一次辦”,企業開辦實現全域通辦,讓企業依規辦事不求人、方便快捷少跑腿。(河北日報記者郭猛、湯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