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人群是誰?定點醫院有哪些?報銷比例如何?
2月10日起河北參保人員京津就醫可免備案直接結算,您所關心的問題都在這里
(資料圖片)
河北新聞網訊(張欣媛、檀亞楠)為持續深化醫療保障“放管服”改革,推動京津冀優質醫療資源共享,日前,河北省醫療保障局發布《關于取消河北省參保群眾到京津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手續有關事宜的通知》。自2023年2月10日起,河北省將取消參保人員到京津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參保人員在相關定點醫療機構看病就醫,可持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保障卡直接結算。
那么,此次京津異地就醫取消備案,針對的就醫人群有哪些?具體有哪些定點醫院?報銷比例如何?針對異地就醫問題,下一步河北省醫療保障局還將有哪些具體工作呢?對此,記者專訪了河北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
針對以往群眾異地就醫,不僅需要參保地醫院轉診轉院證明,需到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異地就醫手續,就醫時還需自己墊付醫藥費,最后還得回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報銷的情況,河北省醫療保障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勝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河北醫療保障局成立后,始終把異地就醫“放管服”改革作為為民服務解難題的重要舉措,經過幾年持續用力,徹底結束了異地就醫先由個人全額現金墊付,再持發票回參保地報銷的歷史。2019年,河北醫療保障局研究開發了“河北省異地就醫備案平臺”,同時取消了轉診轉院手續等所有異地就醫備案證明材料,實現參保人僅憑身份證號即可網上即時備案。河北省是全國第一個實現異地住院“零跑腿、不見面”的省份。2020年,先后將北京15家、天津15家優質醫療機構納入河北省醫保定點,同時開展了京津冀異地門診直接結算試點,將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由住院擴大普通門診。2021年,實現異地門診費用在全國所有省份直接結算,同時在全國率先取消省內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實現省內就醫“無異地”。2022年,將高血壓、糖尿病等5個門診慢特病納入跨省異地直接結算范圍,同時實現所有二級以上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京津冀三地互認。2023年,將異地就醫“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引向深入,從2月10日起,在全國率先取消參保群眾赴京津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李勝群表示,此次取消京津異地就醫備案手續主要針對有兩大群體:一是在本地參保且長期在異地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員。二是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包括異地轉診轉院人員,因工作、旅游等臨時外出就醫人員。目前,北京開通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住院760家,普通門診3250家;天津住院436家,普通門診1144家。從今天開始,河北省參保群眾到這些醫療機構看病就醫,不再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持醫保電子憑證或社保卡即可直接結算,執行與參保地同級別醫療機構相同的報銷政策。
李勝群說,此次取消河北參保人員到京津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手續,也將給參保群眾帶來更多便利。一是看好病。最大限度放開人民群眾就醫選擇權,使河北省參保群眾無障礙地享受到更多的京津優質醫療資源和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二是少花錢。以往臨時外出這部分人員在定點互認以外醫院異地就醫,醫保報銷比例要比在當地就醫低10%。免備案后,河北省所有參保群眾到京津看病就醫,醫保報銷政策實行與在省內就醫同標準、同待遇,不再降低報銷比例,并且就醫時只需支付個人應承擔的費用,按規定需醫保支付的費用由醫保與醫療機構直接結算,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群眾醫藥費用負擔。
另外,就群眾關心的取消河北參保人員到京津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后,對病種類型范圍是否有限制?河北患者就醫時,不同級別醫院的報銷比例有無差異?河北省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處副處長徐紅作了具體解答。
徐紅表示,此次河北參保群眾到京津就醫取消備案政策實施后,不限制病種,不限制范圍。以往前往京津看病就醫,需要辦理網上或現場備案手續。現在無需辦理備案手續,持卡即可直接就醫,更加方便了。取消備案后的就醫流程,和京津的本地群眾一樣。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帶著醫保卡或醫保電子憑證,才可享受待遇。就報銷比例而言,河北省參保患者在京津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就醫,與河北省同級別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相同,不再降低臨時外出就醫人員的報銷比例。
為切實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共享,方便群眾看病就醫,下一步,河北省醫療保障局將與京津醫保部門密切合作,協同做好免備案政策的落實,同時根據赴京津免備案政策實施效果,加快取消河北省參保群眾赴全國所有省份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努力用醫保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方便指數,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參保人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