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北新聞網訊(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張會武 通訊員張曉旭)記者從邢臺市政府新聞辦2月16日上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邢臺將通過系列舉措加快推動該市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
據了解,到2027年,邢臺主要農作物耕、種、收將全部實現機械化,種養業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全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跨上新臺階,菜籃子產品供應能力大幅提升;到2035年,將形成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建成產業優化、綠色安全、經營高效的農業現代化強市。
同時,邢臺市加快建設和美鄉村,到2027年,城鄉融合發展水平,農村人居環境質量,農民收入水平,鄉村治理效能,農村發展活力實現顯著提升;到2035年,全市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基本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鑒于上述目標,邢臺將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2023年計劃新增高標準農田36萬畝。加強科技創新,做大做強河北嬰泊等種業創新發展主體,推廣“馬蘭一號”等優質高產農作物,2023年計劃發展優質強筋小麥達到169萬畝。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持糧食產量穩定在475萬噸以上。
在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邢臺市將堅決落實“早、寬、簡、實”要求,開展常態化排查,及時將困難農戶識別為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精準落實產業就業、兜底保障等幫扶措施,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幫扶。
此外,邢臺市持續推動優質強筋小麥等11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提質擴面,發揮好該市農業產業基礎深厚、市場占有率高,以及農、林、果、菜、藥、奶等集中連片發展優勢,規劃布局一批示范園區、產業基地、集散中心,提升農業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發展壯大一批龍頭企業、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2023年計劃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00家、家庭農場300家,發展托管、流轉等形式的規模化經營200萬畝以上,切實以龍頭聚產業、以規模化發展增加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發展集生產、加工、倉儲、物流、服務等為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不斷豐富“一村一品”等產業發展路徑,拓展農業產業發展空間。
在促進鄉村建設行動深入開展方面,邢臺市統籌開展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等工作,全面深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2023年農村“廁所革命”計劃新建糞污處理站78座,新建維修站點45個,配備抽糞車136輛,新建廁所運營監管中心9個,改造提升戶廁2萬座以上,打造276個美麗鄉村。另外,2023年將持續推動鄉村振興示范區三年建設行動,力爭新增省級和美鄉村示范區1個,打造鄉村振興邢臺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