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作為勞務輸出大省,江西近年來返鄉務工人員不斷增多。為此,江西去年12月上線了“農民工地圖”。這份“地圖”在共享多部門政務數據基礎上,通過“大數據+入戶調查+自主網上填報”的方式,已經為全省1289萬名農民工建檔立卡,精準推送崗位信息。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當下,求職者想盡快找到工作,而用人單位則急需用人,如何讓求職者與用人單位的對接更加順暢、高效,考驗著各方的智慧和能力。雖然有些公司在網上發布招聘信息,但精準性、針對性不強。尤其是一些地方農民工底數不清、去向不明、精準服務難,是長期困擾就業服務部門的難題。
求職者打開“地圖”,就可以搜索企業招聘信息,了解企業的用工需求、薪資待遇、地理位置等情況——江西上線的“農民工地圖”,在農民工求職和企業用工間搭建起了橋梁,為求職者提供了精準送崗服務,也緩解了企業“招工難”的壓力。此外,江西通過共享共建“農民工地圖”,形成了省市縣三級相關部門數字化協同的新工作機制,能夠提供實時就業數據統計和分析,補齊了這一方面的政務數據短板。
農民工就業問題,事關經濟社會全局和億萬農民福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農民工“好就業”“就好業”,依靠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生活就更有保障。就業需求不斷增加,相應的就業服務也應當不斷跟進。這需要相關部門用心用情用力,在精準施策、精細服務上多下功夫、多出實招,織牢就業保障網,助力更多人實現高質量就業。
一張“地圖”,讓農民工和用工企業實現了更高效更便捷的“雙向奔赴”。眼下,各地正搶抓復工復產機遇,迫切需要落實落細各項政策舉措,為打造良好就業環境作出更多實踐和探索,幫助農民工切實享受到政策紅利。期待類似這樣“量身定制”的就業服務能多些、再多些,讓廣大農民工就業更充分、更穩定,托舉起他們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文/賈夢宇 圖/張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