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波(左二)正在召開座談會,收集意見建議。 河北日報記者呂若汐攝
(資料圖片)
“近期,大家在社區、鄉鎮衛生院坐診過程中,患者提出過哪些看病就醫方面的問題,可以詳細說說。”
2月21日11時許,記者來到邢臺市人民醫院。此時,醫院5樓會議室內,全國人大代表、邢臺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陳樹波正在召開座談會,與十余名基層醫務人員圍坐在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問題、談建議。
該院神經內二科主任李喜朋率先發言:“部分鄉鎮衛生院缺乏專業人才,小病患者扎堆大醫院的現象依然存在;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已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然而農村地區部分老年人疾病預防意識還是不強……”
陳樹波拿著筆和本,邊聽邊記邊思考。
除了召開座談會,今年以來,陳樹波先后走訪了邢臺市開發區醫院、豫讓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西門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晏家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地了解基層醫院人員結構、醫療服務質量、科室質量管理等情況,同基層醫院醫生座談,與前來看病的患者交流,詳細了解他們在看病就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只有廣泛收集大家的意見,才能寫出反映群眾心聲、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建議。”陳樹波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堅持預防為主,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這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陳樹波說,近年來,邢臺市人民醫院積極開展醫聯體建設工作,與21家縣醫院、社區衛生中心、鄉鎮衛生院組成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統籌負責網格內居民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讓群眾就近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醫聯體模式下的遠程醫療服務正成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一個重要舉措。”陳樹波說,依托大數據技術發展遠程醫療,推進省市縣鄉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全覆蓋,是解決當前醫療資源結構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的一個重要途徑。他建議,探索建立遠程醫療服務政策體系,在現有基礎上開展基層醫療機構遠程會診室等建設,推動遠程醫療服務向基層醫療機構延伸,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共享。
“地市級醫院是調整優化醫療資源結構布局中的關鍵一環。”陳樹波建議,以市級綜合三甲醫院為依托,推進市級醫療中心建設,將區域內的醫療資源進行統籌管理,建立起包括地市級醫院、縣級醫院、社區或鄉鎮醫院的三級診療體系,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區域醫療水平,確保區域內疑難危重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記者手記】
陳樹波很忙。記者提前一周約訪,最終約了三次才得以成行。第一次打電話時,陳樹波正在參加河北省醫院協會會議;隔天再約,他已到邢臺市開發區醫院調研醫療衛生服務情況了。在接受采訪的幾個小時里,陳樹波還處理了一些緊急事務。
熟悉陳樹波的人都知道,他既是持手術刀的白衣戰士,也是三甲醫院的“掌門人”,正是這樣的經歷,讓他對醫療衛生事業傾注了滿腔熱情。記者跟隨陳樹波在邢臺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調研時,有患者得知他是全國人大代表,便主動向他反映情況。他認真傾聽、耐心解答,把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當作自己履職的頭等大事,把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作為自己履職的重點,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履行人大代表的職責使命。(河北日報記者呂若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