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今年全國兩會,民進中央擬提交《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教師負擔的提案》,建議對要求教師關注的公眾號、網絡平臺,以及需要教師參與完成的點贊、轉發等工作進行全面清查,整合網絡管理資源,減少教師參與頻次、避免重復參與,向社會公布并接受監督。(據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月24日報道)
點不完的贊、投不完的票、下不完的App、關注不完的公眾號……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移動端軟件和應用給人們帶來許多便利,但與此同時,手機上的形式主義也悄然產生。許多教育之外的任務被攤派到教師身上,占用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成為一種新負擔,這類問題實際上是“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在教育領域的表現,必須加以重視。
教師如果疲于應付各種攤派的“點贊”“轉發”,哪里還有時間和精力提升教學水平。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一旦陷于繁瑣的形式主義窠臼,最終影響的是孩子們的教育,其危害顯而易見。
事實上,近年來相關部門相繼發布了《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關于禁止向學校攤派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漲粉”“評比”“推銷”等指令性任務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嚴格清理規范與中小學教育教學無關事項。這些政策實施后,教師的額外負擔有所減輕,但也有一些地方此類問題依舊存在,不少教師仍然面臨著額外負擔的困擾。為教師減負須力戒形式主義,既要防止給教師攤派形式主義的任務,更要防止相關規定在一片落實聲中落空。
在一定程度上,為教師減負,就是為孩子加油。減負松綁,才能為教師贏得更多的時間和自由,讓他們更好發揮主動性和創造力,讓教育工作孕育更多的生機和活力,讓孩子們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嚴格落實相關規定,力戒形式主義對教師的干擾,這樣他們就能騰出手來,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潛心教書、靜心育人的本職工作上。(賈東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