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我能提供的服務包括陪患者預約、就診、做檢查、取報告,還能為行動不方便的患者提供‘代問診’服務。”石家莊市民梁榮這樣介紹自己的工作。
梁榮現在是一名陪診員,此前是在藥房工作的執業藥師。去年陪丈夫到醫院看病期間,她發現了陪診市場的潛力,于是辭職做起了專職陪診員。現在,她已經聯合幾個伙伴成立了陪診公司,還在線上做直播推廣。
人們對優質醫療資源和就醫便利性的追求,催生了大量的陪診需求。在梁榮看來,隨著從業者大量涌入,陪診市場目前處于較為無序的狀態。梁榮希望政府盡快出臺相應的管理規范,讓陪診行業的服務標準、責權劃分更加明確。“希望我們陪診行業能健康發展,可以幫助群眾得到更好的就醫體驗和醫療服務。”
今年37歲的石家莊人龍建勇是一名老年人能力評估師。他的主要工作是,根據老人的自理和活動能力、認知能力與精神狀態、感知覺與溝通能力等方面情況,對老人的能力等級進行評估,為后續的養老護理方案制定、養老措施出臺提供依據。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養老服務需求不斷增加,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成為養老服務工作中的一項緊迫任務。”在成為老年人能力評估師之前,龍建勇一直從事居家養老方面的工作。2015年,龍建勇帶領團隊成立了石家莊市匯德養老評估服務中心。
“2020年,老年人能力評估師被認定為新職業,職業的定義和主要工作任務都明確了。這個新職業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肯定。”龍建勇希望國家能夠繼續加大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的職業培訓和認證工作力度,提高持證人員的保有量。同時,他期待有更多的大學生能關注和考慮這個職業,為養老事業貢獻青春力量。(文/河北日報記者周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