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湖南邵東市生產的一次性打火機,20年前賣1元,今天仍賣1元,而且還有賺頭。2022年,邵東出口打火機35.2億個,占同期全國打火機出口總量50.1%,穩居全國第一,打火機行業實現總產值85億元,進出口總額28.76億元。(據《工人日報》3月21日報道)
打火機制造是微利行業,又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一個打火機包含風擋、調火環、氣箱閥等30多個零部件,在人工、材料成本逐年上漲以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邵東的打火機何以能“不漲價還有賺頭”,而且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答案就在創新。當地一家企業從2016年開始每年投入2000萬元用于研發、2000萬元用于更新自動化設備。升級改造后,人工減少80%,產能卻增加了40%,每個打火機的人力成本從0.1元降至0.015元。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打造自有品牌,該企業去年出口量比上年增長20%。目前,邵東已有10多家打火機龍頭企業基本完成自動化改造,工藝技術全國領先。依靠智能制造,邵東打火機守住了1元錢的定價,當地打火機產業也從傳統產業成長為代表中國高端智造的新興產業。
打火機、箱包、文具,過去常常被看作低端制造的代表。近年來許多相關企業卻成長為專精特新“小巨人”,甚至是“隱形冠軍”。其背后,正是科技創新助力不少企業從“制造”轉向“智造”,建設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提升產品附加值、產業競爭力。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也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中國每10個軸承中就有1個來自河北臨西,該縣軸承的“朋友圈”遍布全球,銷往90多個國家和地區;隆堯縣的邢臺三廈鑄鐵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鑄鐵琺瑯炊具生產企業,其產品90%出口海外市場……縱觀河北那些處于“行業之巔”的企業同樣可以發現,越是平時舍得在科技創新上投資金、花時間、下功夫的企業,越能始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越能在非常情勢下迸發出“逆風飛揚”的硬核力量。
在技術革命日新月異、高質量發展成為發展主題的時代,很多人對傳統制造業的發展或心存疑慮,或感到迷茫。然而,邵東打火機產業的發展卻告訴人們,雖然所有的企業都會有誕生、成長、成熟、衰落的過程,但有些企業能夠將其中的成長與成熟階段無限延長。而要做到這一點,秘訣就在于求新求變,不斷超越自我。就像一些知名企業家所說的那樣,“要打造百年老店就需要永遠創新,守,永遠守不住。”“創新是唯一的出路,淘汰自己,否則競爭將淘汰我們。”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期待更多企業從20年不漲價的打火機中受到啟發,把創新擺在發展的核心位置,用創新練就更多“獨門絕技”,不斷拓展發展新空間,塑造發展新優勢,以創新贏得基業長青。(賈夢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