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北新聞網3月31日訊(河北日報記者張曉超 通訊員胡東東)今天,彭蕙蘅戲曲藝術傳承工作室“藝抹鄉愁”下鄉惠民演出活動在正定縣塔元莊村同福會展中心舉行,這標志著正定縣鄉村振興“解民憂、惠民生”十大工程之“藝抹鄉愁”工程正式啟動。
3月31日,彭蕙蘅戲曲藝術傳承工作室“藝抹鄉愁”下鄉惠民演出活動在正定縣塔元莊村同福會展中心舉行。河北日報記者張曉超攝
《大登殿》《喜榮歸》《南北合》《龍江頌》……活動中,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河北梆子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彭蕙蘅和她的學生們,及正定縣戲曲愛好者一起,為塔元莊村民表演了河北梆子經典劇目。扎實的功底、嫻熟的表演、韻味十足的唱腔,引得臺下喝彩聲、鼓掌聲此起彼伏。“在家門口現場觀看戲曲名家表演的河北梆子經典選段,真是一種精神享受。”塔元莊村村民王梅素說。
戲曲下鄉暖人心,文化演出惠民生。為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解民憂、惠民生”十大工程之“藝抹鄉愁”工程的實施,正定縣依托去年5月在正定縣元曲博物館掛牌成立的彭蕙蘅戲曲藝術傳承工作室,開展常態化下鄉演出活動,讓全縣廣大農村群眾在家門口樂享“文化大餐”,為農村戲曲文藝愛好者提供排練輔導和專業培訓,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有效傳承,培養一支不走的農村文化隊伍。
據悉,2022年以來,石家莊市精心打造了涉及11個藝術門類的52家文化名家工作室,為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探索了新思路、新途徑。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發揮文化名家的示范帶動作用和文化服務功能,今年,該市將進一步提升文化名家工作室活動質量,鼓勵文化名家主動向基層一線下沉,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