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河北新聞網4月12日訊(張宇晴)今天上午,來自河北保定的志愿者李先生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成功捐獻332毫升造血干細胞,為一位7歲的小患者帶去生的希望。李先生也光榮地成為河北省第656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河北省第656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李先生。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今年33歲的李先生經營著一家鮮花店。去年6月份,在一次獻血過程中,李先生加入中華骨髓庫,“當時醫護人員告訴了我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事,我選擇留下血樣。”李先生回憶道。
1月31日,李先生接到了初配成功的通知。“這個日子我記得可清楚了,從那天起就一直惦記著,后來我還主動給紅十字會打電話,問什么時候進行高分辨檢測,想趕緊救人。”李先生笑著說,“因為知道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壓根沒想到自己能有這個機會配上。”
李先生與保定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合照。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確定捐獻后,李先生開始調整飲食,加強鍛煉。“真的太有意義了,對我來說只是做了一件簡單的小事,但是可以挽救一條生命,我覺得這是我做過最有價值的事。”李先生說,對于這次捐獻,他的家人和朋友也很支持。“朋友們之前也了解過這些,知道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都覺得我特別幸運,他們也問我怎么加入中華骨髓庫,都想像我一樣救人。”
據了解,李先生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有愛心。“我覺得既然看到了就不能不管,多盡一些微薄之力。”李先生說,平時他經常喂小區里的流浪貓,也會為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捐款。“他做事很低調,不喜歡張揚,屬于做好事不留名的那種。”李先生的女友杜女士笑著說,“之前他也經常獻血,平均半年獻一次。我們還經常捐衣服,希望幫到更多的人。”
李先生與女友杜女士合照。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談及此次捐獻,李先生和杜女士都表示希望這名小患者能盡快好起來。“在這個年紀,別的孩子可以在外面奔跑玩耍,但是她需要和病魔做對抗,希望她能像別的孩子一樣,早日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杜女士說。
在采訪的最后,李先生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中華骨髓庫。“希望大家都能多一點愛心,多一些責任感,一起努力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