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特斯拉國產車型Model 3、Model Y迎來了史上最大幅度降價,降幅最高的Model Y長續航版本價格直降4.8萬元。據悉,Model Y在2022年交付量高達45萬輛。
3月初,東風汽車集團旗下多品牌車型最高降價9萬元的消息迅速傳開?!伴_始都以為這是個假消息。”一些業內人士說。直到引發話題風暴的東風雪鐵龍C6車型,在湖北省內被迅速搶購一空,人們才發現這是真的。
(資料圖)
由此,這一輪降價大潮在短時間內迅速席卷全國。近百款車型加入了價格戰,幾乎覆蓋所有乘用車細分市場。
在國內汽車市場的發展過程中,汽車品牌集中宣布降價的情況并不多見。據了解,上一波“官降”大潮出現于2015年,受行業格局變動、產能過剩、庫存過高等多重因素影響,主流汽車品牌相繼加入戰局,引發了一輪激烈的價格戰。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汽車全年銷量2459.76萬輛,同比增長4.7%,增速反而較上年同期下降了2.2個百分點。
記者走訪了多家汽車4S店及業內人士,發現不論是消費者、經銷商還是整車廠,大家都沒有從中得到實惠。消費者抱怨全是套路,整車廠感到壓力巨大,經銷商開始萌生退意,供應商看得戰戰兢兢。這場價格戰并沒有給車市帶來積極影響。
“降價不一定能帶來銷量,但可以打擊對手?!?/p>
“從前廠商規劃都是以年和季度為時間單位,如今連下個月的形勢都無法判斷?!?/p>
……
降價,對消費者來說自然是好事。經過價格戰的洗禮,企業也才能變得更加強大。但不是所有人都對用車成本敏感,價格之外還有駕乘感受。企業競爭是產品及價格的競爭,但最終比拼的還是產品品質,物有所值才是永恒的商業法則。價格戰下,市場關注的重點不再是產品綜合力,更不是與消費市場關系密切的售后服務,而只是將目光盯在產品的促銷上。哪款車型降價多似乎成了消費者選擇的唯一指標。
事實上,當前降價車型主要是高庫存、滯銷車型,而降價有助于加速尾部品牌庫存出清和行業洗牌,優質自主車企也在加速搶占市場份額。在業內看來,適度的價格競爭或可刺激消費,但過度競爭將加大車企和產業鏈盈利壓力。盡管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但相對較高的單車成本,部分車企也陷入“銷量上升,利潤反降”的怪圈。
當前,已有領克等多個品牌先后推出了“限時保價”政策,還有一些車企表示不參與價格戰。吉利表示,不打價格戰,而是打價值戰、打售后服務戰、打質量戰、打技術戰、打企業的道德戰。業內人士表示,價格只是競爭力之一,廠商之間應加強合作,如聯合研發新技術、共享供應鏈資源和市場營銷資源等,共建良好的產業生態,以此來應對競爭壓力與市場變化。
“采取簡單的價格競爭策略并不是長久之計?!敝袊嚬I協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態,本輪促銷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費者對汽車價格的誤解,因此需要高度重視此現象對行業發展所帶來的消極影響?!皬拈L期看,短期非理性促銷勢必透支未來市場銷量,不利于整體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p>
對汽車企業來說,新能源是新的增長點已是共識。另一個潛在的增長點,還是出口。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7.8萬輛,純電占比超90%,同比增長3.9倍。業內人士建議,在由價格戰向價值戰轉變的同時,也不妨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場。(河北日報記者 任國?。?/p>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