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多次邀約女網友一起就餐,中途惡意逃單戲耍對方,事情敗露還出口成臟揮拳相向……如此挑戰社會公序良俗的場景,竟是某網絡主播成為網紅的“流量密碼”。近日,武漢首例“利用信息網絡尋釁滋事”案件告破,當事主播陳某被警方刑事拘留。
當前,網絡直播已經深入娛樂、教育、商業等多個領域,未來發展前景廣闊。然而也要看到,由于直播行業準入門檻低,加之一些主播無底線“逐流量而居”,為紅不惜賣俗扮丑,甚至以身試法,導致行業亂象時有發生。從追捧“竊·格瓦拉”,到大打色情擦邊球,再到制造婆媳矛盾、煽動男女對立,這些挑戰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線的網絡主播,嚴重污染了網絡生態,產生了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
這種以低俗惡俗庸俗媚俗內容,博取眼球、賺取流量的“流量乞丐”緣何層出不窮?利益作祟是重要原因。一些知名網絡直播動輒幾百萬的觀看量和讓人咋舌的帶貨成交額,不斷撥動人們的神經,讓不少人將“流量為王”奉為圭臬。在他們看來,高流量意味著高曝光度,意味著巨大的變現空間。但隨著網絡直播模式的同質化和市場的日益飽和,普通的主播要想在激勵競爭中脫穎而出,要么靠硬實力吸引受眾,要么就迎合一些人的審丑和獵奇心理,把低俗內容當作“流量密碼”。
流量固然重要,但底線更重要。風清氣正的社會,容不下烏七八糟的流量小丑,那些為了追逐流量罔顧社會公序良俗甚至鋌而走險的“流量乞丐”,應該遭到嚴厲打擊。去年出臺的《網絡主播行為規范》,首次對網絡主播行為進行系統性、全面性規范,劃出了清晰的底線和紅線。2023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則把規范重點流量環節網絡傳播秩序作為重點內容,再次吹響了整頓“流量乞丐”的號角——既有剛性的法律法規,又有精準發力的專項行動,如此雙管齊下,定能剎住“流量至上、唯利是圖”的歪風邪氣,維護網絡清朗空間。
流量向善,方能長流。對網絡主播來說,只有講規則、守底線,把資源和精力投入到輸出高質量的內容上,才能在開放的網絡空間里走得更穩、更遠,獲得更多成長空間。(文/康乾 圖/徐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