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北新聞網5月12日訊(見習記者孔新花)今天上午,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辦的全國戲曲(北方片)會演暨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第八場劇目研討會在石家莊市召開,《小推車》劇目主創團隊與戲曲界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圍繞5月11日晚演出的豫劇《小推車》進行了研討。
圖為豫劇《小推車》劇目研討會現場。王建/攝
5月11日晚,由河南省商丘市豫東調傳承保護中心演出的豫劇《小推車》亮相石家莊人民會堂。該劇以豫東解放區人民的故事為原型,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豫東人民手推小車,冒著炮火,穿過硝煙,前赴后繼為解放軍送給養,為奪取淮海戰役的最后勝利立下不朽功勛的感人故事。
5月12日的研討會上,《小推車》導演劉涉運詳細闡述了《小推車》的創作方向、背景與理念,希望專家學者多提寶貴意見。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戲劇曲藝處一級調研員陳珺,原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山東省文史館館員陳鵬,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研究員李志遠,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浙江音樂學院特聘教授劉文峰,原浙江省文化藝術研究院戲劇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朱為總,河北藝術職業學院原院長、研究員龐彥強,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趙惠芬,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戲劇理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王露霞等專家出席研討會。專家們對該劇將創作方向對準淮海戰役,從紅色文化中挖掘創作題材,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等給予了高度評價,贊揚該劇以紅綢代替小車、用戲曲的身段跳舞來演繹推車的動作這一創新,并充分肯定了該劇的藝術創作手法、演員功底、藝術風格等。同時,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人物形象塑造、角色動作處理、演員服裝等方面進行了研討,并提出了建議。
在聽取專家學者們的點評和建議后,《小推車》中顧大嫂的扮演者、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陳新琴表示,這次劇目研討會使她受益匪淺,將消化吸收專家學者的建議,繼續打磨提高,爭取下一次演出時有較大的提高。
據了解,全國戲曲(北方片)會演暨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劇目研討會共九場。第九場劇目研討會于5月13日上午召開,專家學者將圍繞晉劇《武漢鼎》展開討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