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節氣的到來往往預示著夏季悶熱、潮濕天氣即將來臨。那么,此時在養生方面我們要如何調攝以適應節氣的變化呢?
飲食:飲食清淡,少吃生冷食物
進入小滿節氣后,氣溫不斷升高。對此,石家莊市中醫院脾胃科副主任醫師王立業表示,因天氣炎熱,人們食欲會有所減退。飲食調養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可常吃具有清利濕熱、養陰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黃瓜、黃花菜、胡蘿卜、西紅柿、西瓜、山藥、鯽魚、草魚、鴨肉等,忌吃膏粱厚味、肥甘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
(資料圖)
天氣漸熱后,人們往往喜愛用冷飲消暑降溫,但食用冷飲過量會導致腹痛、腹瀉等病癥,因此,小滿時節生冷食物不宜多吃。夏季人體水分丟失較多,應多喝湯。如早、晚進餐時喝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王立業建議,在煮粥時加些荷葉,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此外,還可以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以消暑止渴、清熱解毒。
起居養生: 夜臥早起,慎洗冷水澡
小滿過后,日照漸長,要順應節氣規律,可適當早起晚睡,但要保證睡眠時間,以保持精力充沛。可采取分段睡眠的方法,在中午小睡一會兒,中午睡眠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為佳,時間不宜太長,以免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
此外,王立業表示,小滿后氣溫明顯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會較涼,氣溫日差較大,尤其是降雨后氣溫下降更明顯,因此要注意適時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覺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受風而患感冒。當外界氣溫高于皮膚溫度時,暴露面積不宜超過人體總表面積的25%,否則熱輻射就容易侵入皮膚,反而更熱。
氣溫升高后,人體容易出汗,人們要勤洗澡,但水溫有講究。一方面水溫不要太高,因為這樣會使皮膚受到刺激,保護性的皮脂被洗掉,皮膚更干燥,易受損傷。另一方面,因為天氣漸熱,一些人喜歡洗冷水澡,認為這樣能增強體質,但體質弱者或患有高血壓、關節炎者就不宜洗冷水澡,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洗澡時最適宜的溫度是35攝氏度左右,與體溫接近最好。
運動: 運動項目選擇因人而異
小滿過后,積極進行體育運動,提高身體素質也是很有必要的。王立業說,選擇做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如慢跑、打球、舞蹈、瑜伽等,緩和情志,強身健體,加快新陳代謝,使心情愉悅,氣機條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運動項目的選擇因人而異。
王立業建議,剛開始鍛煉或者體質較差的人群不宜大量高強度運動,并且運動中要防止損傷四肢關節肌肉,可以選擇和緩、低強度、可持續堅持的運動方式循序漸進,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
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運動后身體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以不感到過度勞累為宜,切忌過猶不及。每個人興趣不同體質各異,選擇能堅持感興趣的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為好。在間歇時,可飲淡鹽水或清涼退暑飲料(如綠豆湯、果汁、金銀花水等)。(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 檀亞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