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閆漪)5月22日,經過5個小時的采集,來自河北平山的志愿者李建波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成功捐獻了303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成為河北省第67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一位19歲花季少女將因這份大愛重燃生的希望。
(資料圖)
河北省第67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李建波。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先后獻血24次 為生命“加油”
今年41歲的李建波是搞婚慶服務的,總是見證別人的幸福,他更看不得別人在苦難中掙扎。所以,平日里,李建波熱心公益,是個義務獻血“專業戶”。自2010年開始,李建波每年堅持獻血一到兩次,截至目前,已經先后義務獻血24次,累計獻血量已近萬毫升,以實際行動助力無償獻血公益事業,為生命“加油”。
李建波和妻子緱雪燕。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也正是這份堅持,讓李建波與“捐髓”結緣。在2019年的一次義務獻血中,聽說可以加入中華骨髓庫,李建波沒有絲毫猶豫,成為了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在多年義務獻血的過程中,我對捐髓多少還是了解一些,知道匹配成功是件非常難得的事情,但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只要能夠幫助別人,我都愿意去做,何況是可以挽救生命。”李建波說。
去年冬天,李建波的造血干細胞與一名患者匹配成功,當接到河北省紅十字會的電話,李建波感到有些激動和意外。“總感覺不真實,這也是莫大的緣分吧。”
家人全力支持 為愛同行
“起初,家人都擔心捐髓會對我的身體產生影響。”李建波特意從網上查閱了很多相關資料,用以安慰家人的擔憂。全家人對捐髓有了科學的認識后,都成了李建波最大的后盾。“我母親很支持,說這是救人的事兒,必須得去。”李建波說,妻子緱雪燕則做起了“后勤保障員”。
妻子緱雪燕守護在李建波身邊。閆漪 攝
李建波是個騎行愛好者,在妻子緱雪燕眼里,平日里李建波雖邁得開腿,卻管不住嘴。“但是為了這次能夠以最好的身體狀態捐髓,我就有意識地管住他的嘴,每天清淡飲食,他平日最愛的燒烤、油炸食品都成了忌口的東西。”妻子緱雪燕也曾參與義務獻血,所以她更懂得丈夫的這一善舉對于患者及其家庭有怎樣的意義。
雖然平時工作很忙,但李建波總是抽出時間,通過騎行鍛煉身體。“我肩負著一個生命延續下去的希望,想到這些,就渾身充滿力量。”
希望患者早日康復 擁抱美好生活
5月17日,李建波來到石家莊,進行為期5天的捐獻流程,注射動員劑,提高外周血的干細胞數量。“在這個過程中,感到有些腰疼、頭疼、腿疼,但想到能夠為一個生命甚至一個家庭帶去重獲新生的希望,就覺得必須堅持。”
在捐獻前,兩個乖巧的女兒利用周末時間來醫院看望李建波。義務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父親的榜樣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兩個孩子的成長。
妻子緱雪燕為李建波讀受捐者來信。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十分感激您的無私善舉讓我不至于在最美好的年華被剝奪活下去的權利,讓我有了重新獲得生命的希望和勇氣……您就是給我第二次生命的人……”讀著患者親筆寫來的感謝信,李建波、緱雪燕夫婦既感動,又心疼。
“真心希望備受病痛折磨的這位19歲花季少女能夠早日康復,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綻放最美的青春年華。”李建波同時也希望能夠有更多愛心人士加入到中華骨髓庫志愿者隊伍中,攜手奉獻愛心,讓更多血液病患者重燃希望之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