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視頻制作:張超
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 張超 邊義婷
“寶貝,在這兒吃還是打包啊?”“還吃哪個,寶貝?”“不夠再來加飯寶貝”……近日,一段河北一所高校食堂阿姨給學生打飯時連稱學生7聲“寶貝”的視頻火遍網絡,這位食堂阿姨也引來全國網友的喜愛和點贊。不少網友直呼“這錢花得真值”“我也想讓阿姨叫我寶貝”。
記者了解到,火上熱搜的食堂阿姨來自河北廊坊的河北東方學院,5月24日,記者也聯系到了這位食堂阿姨。
叫了學生七年寶貝
這位“網紅”食堂阿姨名叫姜紅。她稱,學生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姜阿姨,她給自己社交平臺名稱也起名叫“食堂姜阿姨”。
姜阿姨今年45歲,黑龍江人,年輕的時候跟隨著親戚來到了河北生活。扎過花圈、工地打過零工、賣過小吃……姜阿姨經歷了多年的摸爬滾打有了一些積蓄后,在一所小學附近盤下了一個檔口,開始了她與孩子們打交道的生活。2016年,這所小學搬遷,已經離不開孩子們的她便來到了河北東方學院承包了一個食堂檔口,成為了大學校園里這些“大孩子”們的食堂姜阿姨。
“寶貝,阿姨先幫學校的‘寶貝’打下飯,等下再和你聊。”到了飯點,姜阿姨便開始忙碌了起來,記者也成了她口中的“寶貝”。
姜阿姨正在為學生盛飯(受訪者供圖)
姜阿姨經營的檔口主要售賣烤肉拌飯,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適合自己的菜品與口味,她常常提醒學生們“吃不飽可以再加”。
提起她的“寶貝們”,姜阿姨的語氣顯得特別溫柔。在姜阿姨的眼中,學校的學生們雖然來自五湖四海,但與她的孩子年齡基本相仿,從心底里她一直把學校的學生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
“他們在外面上學,我得讓這些‘寶貝’吃飽吃好。”姜阿姨笑著說,孩子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定得讓孩子們吃好。
與學生的“雙向奔赴”
姜阿姨除了“嘴甜”,在事上也從來不含糊。
為了讓學生們吃得放心,從原材料的準備到飯菜的制作,姜阿姨始終堅持每一個環節親力親為,每天早上四點她就到食堂開始一天的工作,一直到晚上九點把檔口收拾干凈后才離開。“咱必須得保證質量,孩子們吃了才安全,我才放心。”姜阿姨說。
姜阿姨正在為學生準備飯菜(受訪者供圖)
在姜阿姨眼里,學生們能不能吃飽是天大的事情。有的學生飯量大,她會主動提醒學生記得回來加飯;有的學生條件不好點菜時舍不得要肉,她會給學生盛上滿滿一大勺肉;有的學生手機沒電了或者忘帶飯卡,她也會讓學生先吃飯,等下次再把錢補上。
“付不付錢無所謂,得讓寶貝們吃上飯。”姜阿姨自豪地說。正是憑借著這一份對待學生的真誠,姜阿姨與學生們迅速“打成一片”。她對待學生們的耐心與友善,也收獲了學生們對她的認可,每次到她的窗口打飯,不少學生還都會稱呼她為“寶貝阿姨”。
學生們來打飯時,都會主動與她聊起天來,有的學生還會與姜阿姨分享最近經歷的趣事,還會與她分享戀愛時遇到的感情問題。不少學生已經畢業了,仍然會時不時向她問好,這都讓姜阿姨感到無比溫暖。
感恩現在的生活
姜阿姨告訴記者,她現在對自己的生活感到非常滿足。她的女兒已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家人們也都非常理解她的工作,在空閑時也會到檔口來給她幫忙。
姜阿姨正在為學生準備飯菜(受訪者供圖)
為了能夠讓已經離開校園的學生們還能聽到她叫“寶貝”,姜阿姨還特意讓自己的女婿幫助自己開通了屬于她自己的短視頻賬號,在賬號中常常更新自己為學生打飯的視頻。她在個人簡介中這樣寫道:“一個媽媽味兒的阿姨,感謝寶貝們關注。”
談及最近自己在網絡上走紅的經歷,姜阿姨很是高興。在她看來,對她視頻感興趣的人群以年輕人居多,能夠收獲這么多年輕人的喜愛,在評論區里能收獲那么多的“網絡寶貝”也讓她非常意外。
下一步,姜阿姨打算通過直播,來與更多的年輕人交朋友,也讓更多人能夠聽到她的一聲聲“寶貝”,了解她的故事。
“感謝大家的喜愛,你們都是我的寶貝”姜阿姨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