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過馬路“機不離手”要“吃罰單”了。
近日,浙江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批準通過了《寧波市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寧波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決定》。修改后的這一條例針對過馬路看手機等行為,增加“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穿道路時,不瀏覽手持電子設備”的規定。
一邊看手機一邊過馬路,人的觀察力、判斷力、反應力會明顯下降。有研究顯示,行人走路看手機時,平均視野僅為正常時的5%,發生交通意外的概率大大增加。近年來因“低頭族”引發的交通事故頻繁發生,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馬路“低頭族”不僅危害自身安全,也給過往車輛帶來風險,已成為影響交通安全的一大隱患。
馬路“低頭族”在不少地方長期存在,除了一些人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倒霉事不會攤到自己頭上之外,違規成本低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目前,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只規定了駕駛機動車不得撥打接聽手機,但沒有禁止過馬路使用手機。對于這種不文明但危害也不小的行為,相關執法人員往往只能勸阻。有的地方雖然在馬路口設置警示教育牌或用喇叭廣播提醒,但效果并不明顯。
治理馬路“低頭族”需要亮起法治“紅燈”。近年來,一些地方也像寧波一樣針對此現象立法予以禁止。這樣一來,相關執法部門有了法律依據,就能對違規者實施有效管理。告誡千遍,不如處罰一次,對馬路“低頭族”實施罰款,更能使其“長記性”,讓其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同時,立法本身就是一種震懾,更能引起人們的重視,讓人們打消僥幸心理。這是適合當下交通管理的有效舉措,體現了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與時俱進,必將對遏制馬路“低頭族”起到積極作用。期待更多地方借鑒此舉措,對“低頭族”形成強有力約束。
當然,立法規范只是第一步。治理馬路“低頭族”,仍需有關方面持之以恒、多措并舉、從嚴管理。文明出行,安全惠及你我他,希望每個人都自覺摒棄交通陋習,過馬路時不刷手機,共同維護道路文明安全,每一天都高高興興出行、平平安安回家。(文/許君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