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
4家機構發布食品甜味劑科學共識:科學合理使用是安全的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楊召奎
炎炎夏日,正值飲料消費旺季,碳酸飲料使用甜味劑引發熱議。記者注意到,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共同發布的《食品甜味劑科學共識(2022)》(以下簡稱《共識》)指出,科學合理使用甜味劑(又稱代糖)是安全的。
據了解,甜味劑在食品行業應用廣泛。甜味劑已在中國、美國、歐盟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用于糕點、餅干、調味品、糖果等食品和飲料。
目前,我國批準使用的甜味劑有20余種,包括低倍甜味劑(赤蘚糖醇、木糖醇、麥芽糖醇等)和高倍甜味劑(甜蜜素、糖精、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羅漢果甜苷等),其中高倍甜味劑和赤蘚糖醇幾乎不提供能量,屬于非營養性甜味劑。
在甜味劑安全性方面,《共識》指出,甜味劑的安全性基于嚴格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已得到多個國際組織和國家/地區權威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和食品安全管理機構的肯定,且結論均為按照相關法規標準使用甜味劑,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都是安全的。不過,專家表示,未來配料表干凈、使用天然代糖是趨勢。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作者:
責任編輯:馮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