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腦”發力補短板
——工業設計如何提速河北“智造”(中)
近日,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封昌紅告訴記者,不久以后,自己將以河北工業設計創新中心理事長兼主任這一新的身份再到河北。這個中心將把協會目前所有的工業設計資源向河北開放,同時還會攜部分設計機構落戶河北。
“借腦”發力,“智造”升級,河北開始行動。
河北工業設計基礎薄弱,但深圳以及北京、天津、湖南、福建等地設計資源豐富。找到借智借力、將資源為我所用的路徑,便能早日讓工業設計為我省工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插上翅膀。
建好市場平臺,借智借力激活河北工業設計市場
“從今年6月28日至今,我已來河北5次,每次都是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企業。走訪中我發現,挖掘企業與工業設計契合的地方,是目前最重要的功課。”封昌紅說。
比如,一家做絞肉機的食品加工設備生產企業,最大的需求是標準化——企業車間里沒有一張生產圖紙,產品的生產標準要靠老師傅傳遞給新徒弟,標準和誤差范圍不在圖紙上,而掌握在工人手里,導致產品“遠看輪廓都一樣,近看卻沒有細節”。
一家直流力矩電機制造企業,最大的設計需求是實現更復雜條件下的仿真分析——這家企業已經可以對電機產品電磁性能等指標進行仿真分析,但是產品如果要用在水下、井下、太空等復雜條件下,企業就力不從心了。
走訪中,河北的企業老板說,設計需求很迫切,但卻找不到方向,無從下手。實地考察的深圳設計公司負責人說,如果不是實地來考察,談不成這么多“一拍即合”的訂單。
怎么才能讓更多的設計企業到河北來,來了還能有訂單?
投身工業設計領域近20年的封昌紅說,只有搭建起一座橋梁,把這種市場的“需”和“供”連接起來,讓優質設計資源與河北工業企業彼此“牽手”,工業設計才能撬動更大產值。
看準機遇和潛力的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首先成了這座橋梁。
深圳作為全國第一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稱號的城市,擁有各類工業設計機構6125家,工業設計師及從業人員13.9萬人。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有800多個會員單位,包括國際、國內各類設計公司和機構,許多國際、國內設計需求都是通過協會的窗口實現合作。我省也不乏受益企業。
“以前我們在省內找過幾家工業設計公司,但合作效果不理想,都以失敗告終。后來因為總找不到合適的設計資源,就放棄了合作的念頭。”河北科瑞達儀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郝立輝說,“今年,在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牽頭的一次對接會上,我們找到了理想的合作伙伴。你看,這是他們為我們兩款產品出的設計方案,把設計和產品的性能、定位、目標客戶進行了很好融合,我們非常滿意。公司后續40多款產品,我們打算都交給他們來設計。”
供需對接,協會的紐帶作用不可或缺。但協會僅僅是組織企業開展對接會、到企業實地考察,還遠不能滿足企業要求。
設計企業怎樣才能既愿意來,又留得下?
在省工信廳等相關部門的推動下,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與河北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聯合發起成立河北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成為一個落地河北的平臺。明年春天,該平臺將在石家莊正式揭牌,目前已經開始展開部分工作。
屆時,這里會有深圳和國際設計公司入駐或設立分支機構,還會有世界工業設計巡回展覽。
“包括設計公司最關心的完成工業設計所需的手板打樣、小量試產,這里都能實現。”封昌紅說,設計公司在這里開展業務將和在深圳一樣方便。以后,河北企業可以到這里尋找設計資源。
搭起平臺架構是第一步。封昌紅介紹,接下來,中心會逐步開展對接會,舉辦石家莊工業設計節、河北工業設計周等系列活動,不斷營造氛圍,吸引更多設計資源向河北聚攏,讓河北工業設計市場活起來、熱起來。
用好“有形之手”,給力政策引導河北補上工業設計短板
今年的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展期間,河北作為唯一省份舉辦了工業設計政策推介會。當天晚上,封昌紅的微信便被各種留言、咨詢“刷爆”了。
“刷爆”的起因是河北省工信廳副廳長郝莉笑對省政府《關于支持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現場推介,微信中大家幾乎圍繞同一個話題——這么多好政策,怎么去河北發展工業設計。
“事實上,早在10月份文件剛出臺時,我的朋友圈就被它‘刷屏’了,工業設計領域的行家用四個‘前所未有’評價這份文件——專業程度前所未有、前瞻理念前所未有、扶持力度前所未有、精準布局前所未有。”封昌紅笑著說,這一點也不夸張,很多深圳企業已經被河北“圈粉兒”了。
12月1日,在武漢舉行的首屆中國工業設計展覽會上,郝莉笑再次對這些政策措施進行了現場推介,引起了許多省外企業的極大關注。
“河北工業設計基礎薄弱,要以工業設計提升質量、創造價值,推動產業實現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發展,在用好外力激活市場的同時,還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扶一把、送一程。”郝莉笑說。
《關于支持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是省政府出臺的第一份專門支持工業設計發展的政策措施,含金量極高。
就拿設計企業和應用企業都關心的扶持力度來說,企業無不稱贊“太給力”。
引進來——對落戶河北的知名設計機構(公司)分支機構、知名設計大師工作室,給予200萬元、100萬元不等的一次性運營補貼。各市對引入的工業設計機構(公司)還提供不少于3年的免費辦公用房。
用起來——鼓勵制造業企業大膽“嘗鮮”,企業首次購買工業設計服務,省政府給予服務合同實際發生額50%的獎補,最高不超過20萬元;對與工業設計機構建立3年以上穩定合作關系的企業,獎補標準可提高到50萬元。
高端起來——對獲得iF國際設計金獎、紅點之星、紅點至尊獎的企業,每項獎勵50萬元,此外還對其他獎項進行20萬元、10萬元不等的獎勵。
相比其他同樣有支持政策的省份、城市,我省這些獎勵均一一明確額度,金額幾乎是最高的。
“這些政策向外界傳遞了我省以工業設計為突破口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決心和信心。”省工信廳廳長龔曉峰說,作為發展工業設計的主體,工業設計企業和機構的缺乏是我省一塊明顯的短板。因此在工業設計起步階段,我們用力度空前的獎勵支持釋放積極信號,吸引國內外工業設計的優質資源向河北聚集。
采訪中不少深圳設計企業也表示,自身發展過程中都得到過服務地政府部門免收租金、稅收優惠、資金扶持等政策支持,這些政策支撐著許多企業度過了難熬的初創期。
現在,我省政策出臺剛一個多月,便有了不少回應。
深圳市白狐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是深圳知名的工業設計公司,也是為數不多的和我省企業開展合作的設計公司之一。該公司總經理劉建鶴告訴記者,最近正在考慮到河北成立白狐設計公司的第一家分公司。
還有在外創業的河北人、天津貝格萬象科技有限公司CEO呼林,創業初期就有工業設計作品獲得天津市工業設計多個獎項和專利,三件作品入圍亞洲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大賽——臺灣金點獎設計沙龍,現在公司主要從事電子產品、智能家居、文創產品等的設計咨詢與研發。
看到家鄉對工業設計的支持力度,呼林表示“要將業務范圍更多地向家鄉河北拓展”。他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在家鄉設立自己的分公司。
關鍵詞: 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