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民政廳廳長趙風樓(右)做客河北新聞網“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十九大精神在河北”系列視頻訪談節目。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張巖)日前,河北省民政廳廳長趙風樓做客河北新聞網“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十九大精神在河北”系列視頻訪談節目時表示,省委、省政府研究出臺了《關于深化農村低保精準認定精準核查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以后,明確農村困難老人群體、低保邊緣群體、因病(因學)等剛性支出過大的群體,可以根據當地的生產生活條件、本人的實際困難和村民代表評議意見等因素,確定是否單獨納入低保范圍。
據了解,此前認定低保對象主要是考慮收入和財產狀況來衡量,不考慮支出情況,以戶作為一個單元來界定家庭是否納入低保家庭。2017年10月,隨著《關于深化農村低保精準認定精準核查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的出臺,認定低保對象的條件和范圍發生了改變。
“原來主要考慮收入和財產,現在看有一些支出性貧困也要考慮。因病因學以及高齡的人,需要支出大一些。家庭收入雖然比較高,但是因為個人支出大,造成家庭生活困難,我們可以考慮將單個人經過一定程序列為低保對象。” 趙風樓說,下一步將指導各地盡快把這些支出型貧困的邊緣群體都納進來,確保在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
談到河北省民政廳如何發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時,趙風樓提到,現在正在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如果經過扶貧以后,還有一批比較困難的群體,就由低保把他們“兜”起來。此外,要建立低保科學規范管理長效機制。2017年,河北省居民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管理系統進入了試運行階段,將運用好該平臺及時進行信息比對,提高低保對象的精準度和人民群眾的滿意率。同時加大分檔施保力度,讓困難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