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定位不同類型養老機構 引導京津向河北省疏解養老需求
去年,九三學社河北省委的集體提案《立足服務京津冀三地老人 加快我省養老機構建設》被列為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的三號提案。河北省民政廳對該提案相關政策的推進情況進行了答復。據悉,經溝通協調,北京市民政局到河北省張承地區考察篩選后,在張家口新增春雷老年公寓、九鼎老年公寓兩家養老服務機構,作為三地養老服務協同發展的合作試點。
“孤島”式高端養老服務待破題
為積極應對日趨迫切需要解決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促進河北對接京津老人來冀養老,帶動河北養老服務業發展,九三學社河北省委聯合九三學社北京市委、九三學社天津市委開展了京津冀養老機構協同發展的課題調研。
通過調查,九三學社河北省委提出,我省養老機構數量和床位數量均有所減少,承接北京養老疏解能力有限,環京周邊區縣養老機構入住率參差不齊,養老機構職工以“4050”的女性為主,同時,養老服務隊伍專業技能普遍不高,難以保障讓老年人享受到有資質、高水平的專業服務。
九三學社河北省委指出,例如以承接北京養老疏解能力來看,“環京周邊13個區縣養老機構共71家,床位數量1.2萬張。其中,懷來的機構數量最多,達16家;三河的養老機構床位數量最多,達3217張。近幾年來,在北京周邊探索開發較大規模養老休閑園區的項目已不鮮見,但多數屬于‘孤島’式高端養老服務或搭載房地產內容,占地多容量小,服務方式單一,很難滿足北京多層次養老疏解的需求,也很難成為養老產業各種要素匯集的高地。”
提案指出,扶持養老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落實還不夠到位,在推動民營資本進行養老機構建設方面也存在一些政策瓶頸。同時,養老設施供給不足與利用率低并存問題突出,老年產品供給也較為單一。90%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沒有住進養老機構,老年人不愿意入住養老機構的原因之一,是目前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需求。養老機構的服務人員由于勞動強度大、待遇差、社會地位低,致使人員素質、管理服務參差不齊,極不穩定。
九三學社河北省委建議,應以制度設計與京津銜接,養老機構建設需提前做好規劃,并結合我省美麗鄉村建設,在北京周邊建設“專業養老城鎮”,同時,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和就業政策。
不同類型養老機構將合理定位滿足需求
省民政廳對上述提案進行答復稱:截止到2016年底,河北省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1269萬人,約占全省總人口的16.99%。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形勢,我省把發展養老服務業、推進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作為民生工程,狠抓落實,不斷提高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養老服務水平。
近年來,我省已先后出臺《河北省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等眾多意見、規劃及辦法,同時加快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推進醫養結合、鼓勵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等各方面的配套法規和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上下貫通、相互銜接的養老服務優惠政策體系。自2016年以來,京津冀三地多次溝通、學習,協調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瓶頸問題。
在政策推進的制度銜接層面,取消了養老機構獎補政策僅對“河北籍”老人補貼的規定,以鼓勵京津老人到河北養老。我省強力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目前,省本級(主要是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及符合轉診規定人員)參保人員已能夠使用社保卡在北京市、天津市已開通跨省異地就醫的醫療機構進行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另外,我省秦皇島等6市已正式接入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去年年底前,我省符合聯網條件的地市全部與京津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直接結算。
針對“養老機構建設需要提前做好規劃,不同類型的養老機構要合理定位”的建議,我省去年已出臺《“十三五”河北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到2020年,全面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得到更好滿足。“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40張以上,政府運營的養老床位數占當地養老床位總數的比例應不超過50%;護理型床位占當地養老床位總數的比例不低于30%;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5%。”
住建部門也將繼續指導各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結合老年人口規模、養老服務需求,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規劃納入城市、鎮總體規劃。進一步優化老年住宅及各項設施規劃布局,提高老年公寓數量、規模,完善服務設施種類、功能,提高設施級配標準,加強規劃實施管理,積極支持老年公寓建設和養老服務設施的新建、改建和擴建。在有條件的地方,規劃以養老服務為主的小城鎮或專門場所,促進養老設施建設和發展。在養老機構建設中,統籌安排,同步建設配套設施,滿足老年人不同的養老需要。
結合我省美麗鄉村建設,在北京周邊將建設專業養老城鎮。在此前發展的基礎上,2017年,我省按照省級項目資金補助標準扶持建設345個重點村,將廊坊市香河片區打造成京津冀美麗鄉村休閑旅游的重要基地和宜居宜業的旅游精品線路。加大環京周邊縣(市、區)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投入,對標美麗鄉村建設十個專項行動省級精品村建設標準,建設“養老村(鎮)”及周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改善“養老村(鎮)”及周邊村鎮環境面貌。鼓勵環京周邊縣(市、區)美麗鄉村建設適合老年人生活養生的設施,如文化廣場、老年人活動中心、老年互助院、養老院等,促進養老產業集群,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提升環京周邊縣(市、區)養老產業服務水平。
張家口新增2家養老試點
引導京津向河北省疏解養老需求
按照省民政廳計劃,在完善制度建設方面,已出臺《關于深化財政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加大對養老機構獎補力度,落實京津老人到河北養老的優惠政策,推進京津冀養老服務業協同發展。
在做好京津冀養老服務試點建設發展工作方面,繼續配合北京市,對我省燕達和高碑店項目做好指導工作,推動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同時,對張家口、承德地區養老機構進行全面篩選,選取基礎設施完備、管理制度健全、服務水平優良、承接京津養老服務需求能力強的機構作為推薦試點單位,與京津民政部門進行對接協商,在張承地區新增一家養老服務機構作為三地養老服務協同發展試點單位。
據了解,去年10月,北京市民政局同意在我省原有3個合作試點的基礎上,增加張家口春雷老年公寓、九鼎老年公寓兩家試點機構,試點改革任務提前完成。據悉,2016年6月,京津冀民政部門簽訂了《京津冀養老工作協同發展合作協議》,建立了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制度,確定了三河燕達金色年華養護中心、中標集團高碑店養老項目、天津市武清區養老護理中心試點項目為試點單位,推動京津養老服務扶持政策外延。
同時,全力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對照影響養老院服務質量的運營管理、生活服務、健康服務、社會工作服務、安全管理等五個方面,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大檢查、大整治,全面提升現有養老院服務質量,為京津老人到河北養老做好更加充分的準備工作。
推進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與融合發展。合力破解跨區域養老服務方面的身份和戶籍障礙,逐步減小區域差異,促進制度體系漸進融合和基本服務均等化。開展跨區域購買養老服務試點,探索老人戶籍所在地政府向其實際居住地養老機構發放運營補貼的機制,引導其向我省疏解養老需求。
京津老人到河北養老實現“雙贏”
通過調研相關數據顯示,河北省2015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達到1212.5萬,比2010年的934.2萬增加了278.3萬,占總人口的比例從2010年的13.00%上升到2015年的16.33%。未來,河北省老年人口數量及其占總人口的比例將進一步升高,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
與此同時,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延長,生活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口數量也將大量增加,入住養老機構的需求將會進一步增加。
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不斷推進,未來三地會有更多的老年人跨區域入住養老機構。河北發揮資源環境優勢,吸引北京、天津的老人來河北養老,既能緩解京津超大城市的養老壓力,又能帶動河北經濟社會更好更快地發展。九三學社河北省委建議:河北省發展養老機構,既要立足河北省,又要考慮天津和北京的老人需求;提前進行統籌規劃,加快河北省的養老機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