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江新區,已有建設國家級數字經濟產業園的基礎,并且發展態勢良好。比如,今年春運,重慶機場T3航站樓行李分揀丟包率不足1%,結載一個航班前后用時不超過2分鐘,相比以往的人工結載,效率至少提升了5倍。這得益于國內機場首個RFID行李分揀系統,而該系統正是來自于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
RFID是射頻識別技術,是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區內重慶微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技術。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段文彬介紹,簡單來說,比如在超市購物結賬,傳統的方式是收銀員對商品一件一件掃描條形碼,最終得出消費總額,這一過程若遇到條形碼褶皺、破損,耗時會更長。而運用高速射頻識別技術,將商品一并通過掃描,直接得出消費總額,不僅RFID芯片不易損壞,識別率更高,而且還節約了人工成本。
段文彬介紹,預計該系統每年為T3航站樓綜合運營節約的費用上千萬。 他回憶,當時還有一家德國公司同時參與,但微標的技術最終在經過60萬件行李的測試后,正確識別率超過了99.5%,且報價更低,讓重慶機場行李系統的關鍵技術用上了“重慶造”。
現在,重慶機場T3航站樓的RFID行李分揀系統有望在全國推廣,目前北京、成都、昆明等新建機場有可能會采用該技術。
在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像微標科技這樣的企業很多,未來也會越來越多。
兩江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計劃到2020年,園區要聚集3000家以上的數字經濟企業,其中龍頭企業不少于30家。
另外,從2021年到2025年,是強平臺、壯產業、建高地階段,力爭將園區打造為國家級的數字經濟產業示范區,聚集不少于5000家的企業,有更多的龍頭企業,在全國比較有影響性的領軍企業爭取達到10家,產值超過25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