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住建廳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市政公用行業安全運營管理工作的意見》,到2020年,基本消除城市斷頭路,城市新區、園區和成片開發區域的新建道路,因地制宜同步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基本建成備用水源、氣源,滿足7天以上應急需求。
2020年基本消除斷頭路
意見提出,要補齊市政公用設施短板。到2020年,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級配合理的城市路網系統趨于完善,斷頭路基本消除,建成區路網密度達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城市新區、園區和成片開發區域的新建道路,因地制宜同步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城市供水、燃氣、供熱老舊管網存在的受損、爆管、漏損等安全隱患問題基本解決,供水管網基本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熱網事故備用和熱源相互支援能力顯著提高,基本建成備用水源、氣源,滿足7天以上應急需求。
城市建成區20%以上面積完成海綿城市建設,實現連片示范效應。石家莊、保定等5個內澇嚴重的城市全部完成城市排水防澇補短板建設任務。
推廣市政服務智慧管理
市政公用設施運營單位要完善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實現從正常運營、維修管護、隱患排查整治等過程全覆蓋,增強事故風險防范能力。
加大市政公用設施安全監管資金投入,充分發揮數字化、智能化新技術優勢,積極研發和推廣應用城市智慧水務、供熱智能化管理、燃氣網格化管理等智能管控技術,提高市政設施智能化管理和防控能力。
加快搭建市政設施信息化管理系統平臺,推進地下管線(管網)、道橋、供水、排水、供熱、排水防澇等安全監控系統、信息采集等設施建設,通過動態數據庫、視頻共享,實現在線監測、遠程監控調度、風險評估、快速定位、智能決策等功能,提高突發事件快速應對和科學處置能力。
汛前疏通城市排水管網
意見強調,要突出市政公用設施運行管理重點。城市供水要做好水質安全監測、冬季供水保障、消防設施維護管理等工作,抓好供水管線及附屬設施的巡檢、管護工作,防止在低溫狀況下發生爆管事故,保持公共消防設施完好有效。
對于城市排水防澇,汛期前要開展城市排水管網疏通工作,防止污泥、垃圾等淤堵管網,檢修維護排水泵站、雨水井井蓋,清理雨水管道進水口,確保汛期排水設施完好和正常運轉。
城市供熱按照“冬病夏治”要求,提前對熱源、換熱站及管網設施進行巡檢維修,排查和處置事故隱患。
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的運行管理,要定期對游戲游樂設施、索道、玻璃棧道等設施設備進行檢查檢修,完善園林水域安全警示標志和防護設施,排查動物籠舍等安全隱患,確保游樂、通信、消防等設施以及節日期間公園內舉辦的大型活動等設施設備正常運行。
市政公用行業還要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社會力量參與應急救援,不具備單獨建立專業應急救援的企業,可與相鄰有關專業救援隊伍簽訂救援服務協議,或者聯合組建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優化人員結構,充實完善應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