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省城市供熱保障調度會上獲悉,列入2018年建設計劃的熱源項目,要保證在10月底前全部完工并具備運行條件;不低于10公里老舊供熱一次管網,確保10月底前完成改造。
會上要求,各地要充分估計冬季供熱形勢的嚴峻性,超前預判,抓好熱源規劃和建設,進一步提高城市建設發展和房地產開發項目供熱配套保障能力。列入2018年建設計劃的熱源項目,要保證在10月底前全部完工并具備運行條件。對今年供暖燃煤鍋爐淘汰替代工作任務,要及早謀劃熱源建設,及早實施,在“拆”和“替”之間做到無縫銜接,確保按時完成替代。
各設區市建成區今年要改造不低于10公里老舊供熱一次管網,確保10月底前完成改造。各地要以保證人民群眾正常供熱為第一要義,科學謀劃、狠抓落實、保證質量,確保采暖季不出現爆管、大面積泄漏等嚴重問題。
各地要針對上一采暖季出現的供熱問題,逐條列出清單、逐一分析原因、確定解決方案。對機組、鍋爐、管網、換熱站等關鍵設備進行全面檢修,確保采暖期開始前供熱設施檢修率和完好率達到100%。特別是針對上個采暖季運行故障率較高、群眾投訴集中、供熱效果不好的老舊小區作為重點,提前檢查維修,徹底解決問題,不能把“冬病”帶到下一個采暖季。新建設施要同步做好運維、調試措施,確保采暖季運行正常平穩。
同時,要著力提高供熱應急保障能力。加快建設完善多能互補的城市供熱能源結構,加緊謀劃市縣供熱管網互聯互通,形成熱源互聯網,切實提高突發情況下的供熱保障應對能力。
大力推進供熱監管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全省統一的供熱監管信息平臺,實現省、設區市、城市(區縣)、企業四級聯網、三級監管體系,為保證平穩供熱和科學決策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