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 擴大就地就近就業
上半年河北省城鎮新增就業51.8萬人
近日,在魏縣沙口集鄉劉屯村的“微工廠”內,幾十臺縫紉機咔咔作響,工人們熟練操作著每道工序。廠里100余名工人都是周邊村里的留守婦女和貧困人口,每人月工資可達2000余元。
近年來,河北省通過各種措施促進就業。今年上半年,河北省城鎮新增就業51.8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4.08萬人,就業困難對象實現再就業5.8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28.16萬人。其中,推動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擴大就地就近就業規模,已成為河北省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措施。
不斷增強村鎮集聚產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帶動增收脫貧。邯鄲市各地利用扶貧資金建設“微工廠”,把箱包、服裝、玩具、飾品、傳統手工生產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建到村里,專門吸收留守婦女和貧困人口就業,把就業崗位送到家門口,促進了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增收。如今,“微工廠”已成為貧困群眾增收的一大渠道。截至目前,邯鄲市已建成“微工廠”近400家,帶動2.5萬余名農村人員在家門口就業,其中1萬余人實現脫貧,年促進群眾增收1.2億元。
實施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工程,做大做強產業支撐,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就業。隆堯縣蓮子鎮以食品加工著稱,成為住建部2016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坐落在該鎮的今麥郎食品有限公司面向當地群眾免費開展技能培訓,進而實現在公司就業。截至目前,約6000人放下鋤頭成為產業工人。“特色小鎮得有特色產業,其中抓龍頭、帶項目是關鍵。”隆堯縣委書記李國印介紹,方便面生產吸引了醬包、配料、包裝等相關配套生產企業前來落戶。據統計,目前,蓮子鎮90多家食品加工及配套生產企業吸納3萬人就業,其中三分之二是當地群眾。
改造提升城市老舊小區,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石家莊市欒城區100多個居民小區有一半以上為老舊小區,長期處于沒有物業管理的狀態。今年上半年,石家莊樂橙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通過招投標接管欒城區老舊小區93個、142棟、4551戶。“老舊小區物業全覆蓋,不僅改善了居民居住環境,提升了居民生活質量,還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該物業公司負責人張曉南說,公司保安、保潔、客服、出納、衛生、綠化保養及維修等崗位共安置人員260余人,80%的人員來自各小區。(記者邢杰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