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亮出監管利劍 對違規預算資金說“不”
財政部門如何監管資金、監管項目、監管進度?伴隨財政監管體制改革大幕的開啟,我省實施績效預算管理改革,財政監管利劍出鞘,真正實現了“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應用、績效缺失有問責”。
全程績效監控,資金使用關進“籠子”里
日前,保定市徐水區教育局師昌旭學校建設項目,因預算執行不到位,徐水區財政局對區教育局啟動了支出績效扣款、調減。
這事兒聽起來有點新鮮。“財政監督評價由事后的評價拓展到事中的評價,項目推進不積極,我們不僅可以扣款,資金還可以收回。因為項目執行績效差,支出進度低,我們對區直10個部門進行了預算調整。”徐水區財政局負責人如是說。
省財政廳預算管理局常務副局長趙新海解釋說,實施績效預算管理改革后,財政部門有了系統監控、中期評估和績效評價,錢花不出去,事中可以收回統籌使用用于其他急需的事項,事后可與下一年度預算掛鉤。而且財政部門可以獨立行使監督職權,對績效好的在下年度安排預算時可以給予獎勵,對績效目標制定不合理、項目運行績效差的單位進行懲處。
績效預算管理改革是全程覆蓋、全程規范,而且這種規范是強制性的。預算項目全部納入項目庫管理,預算管理由原來單一的資金指標維度,轉變為資金指標、預算項目兩個維度,實現指標流、項目流、績效流的監控。趙新海說,“對每個項目從預算編制、調整細化、資金撥付、監督評價、財務核算,實行項目全程跟蹤管理。一項資金從省里到基層,用到哪兒啦、干了什么事、干到什么程度了、效果怎么樣了,省市縣三級財政可檢索、可追蹤、可回溯、可比較,打破了過去只見指標不見項目,只見籠統項目不見具體項目的管理模式,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過程監控,真正把資金使用關進了‘籠子’里。”
對于區里實行績效預算管理改革,徐水區教育局局長楊自群感觸頗深。“沒有列入年度預算項目庫的,政府不予審批追加,這促使我們在編制預算時就需要集體研究決策一年要干的大事,向財政申報項目庫。各中小學校在年初預算編制方面,項目更加細化,按照‘部門職責—工作活動—預算項目’三個層級的績效預算管理結構,圍繞學校業務活動開展實際需要編制項目。”
省財政廳著力推動財政監督工作由側重合規性審查向合規性、績效性審查并重轉型。“三年來,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重心和民生、社會關注點,組織對150多項重大支出項目和政策開展了財政績效評價,涉及教育、科技、社保、醫療衛生、農業、節能環保等十幾個方面的資金,共計900多億元。”省財政廳監督局副局長呂申國介紹。
事前績效評價,對違規資金說“不”
石家莊市財政局選取“2016年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和“2016年環省會經濟林工程”兩個項目,委托具有實力和實踐經驗的第三方公司進行績效評估試點。這在全省來看同樣是一件新鮮事。
石家莊2016年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7000萬元,績效評估結論為“部分支持”。其中“綜合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及運營補助”、養老護理人員補貼中“培訓補貼”因缺乏有效技術方案,養老護理人員補貼中“執業補貼”因現實需求迫切性較弱而予以核減,核減金額為1170萬元。壓減的資金調整用于重大建設項目或民生急需項目上,確保財政資金發揮更大效益。
我省績效預算管理改革,重新界定了政府各職能部門與財政的績效評價重點。職能部門主要負責“預算項目”層面的績效評價;財政主要負責“工作活動”層面和“部門職責”層面的績效評價,在職責層面評價的基礎上開展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并對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進行再評價,對部分社會關注度高的項目開展第三方評價。
記者了解到,為合理配置財政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到“刀刃”上,石家莊市積極推進財政績效預算管理改革,在全省率先通過引入第三方社會中介機構,對市級財政預算安排的重點支出項目進行事前績效評估。
石家莊市財政局委托國內知名第三方機構對2017年城建計劃中園林、街道綠化和主街主路改造提升等5大類項目進行了事前績效評價,涉及資金56億元。其中,毗盧寺公園節日擺花費用高、不可持續;海洋極地世界取暖工程資金量大,受益對象不具備普惠性,不屬于公共財政支出范圍,建議由市場主體完成;國際貿易城E區置換公園運動場和球場工程與單位職能不夠相符;龍泉湖公園建設花卉觀賞溫室及熱帶植物現實需求緊迫性不強,后續維護資金量大,資金投入風險較大;西環公園新建輪滑賽場與單位職能不夠相符;新建新城大道輔路,本應由市交通局單列預算,而園林部門卻列入新城大道綠化項目中;中山路(中華大街—建設大街)提升改造工程中,標線、標志、護欄、信號設施及卡口監控設置等與城管委職責不相關,建議由市交管局單列預算……這些項目均被“不予支持”。
此外,2017年石家莊財政預算安排交通設施費項目6000萬元,其中安排“不可預計費”300萬元,鑒于預算沒有細化到具體項目,且不便于預算實際執行,核減預算安排300萬元。石家莊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事前績效評價,一方面優化了預算支出,另一方面發現了項目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便于及時改進。記者 吳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