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市打通惠企便民“最后一公里”
“以往這樣的項目,需要將近兩年的時間才能進入落地階段,如今,我們很快就可以拿到項目占地的審批了,前后不過幾個月,這離不開市領導和各級各部門的支持和主動服務。”8月29日,三河市同飛制冷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高宇和記者說起了公司的二期項目發展,由衷地對三河市的“雙創雙服”活動帶給企業的利好給出好評。
高宇所說的項目是同飛制冷公司的精密智能溫度控制設備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4.1億元,建成后,銷售額將達到5.1億元,對于已經通過歐盟“CE”和北美“UL”安全認證的同飛制冷公司而言,將會實現國際市場銷售份額的提升目標。
今年以來, 三河市扎實推進“雙創雙服”活動,全力優化營商環境。他們積極推行“管家”服務制,市領導對包聯的74家重點實體企業、18個省市重點項目,進行“大走訪、大幫扶”,重點梳理、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對梳理的80件問題,現場解決12件,后續跟蹤26件,正在解決42件,未解決的問題建立臺賬,并進行銷號管理。
為切實解決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三河市還通過實行“周聯系、月走訪、季調度”制度和舉辦企業家早餐會,及時協調和解決企業遇到的難點問題,形成常態政企溝通機制。 將支持企業發展的12項惠企政策輯印成冊,發至各級各類企業,讓企業心里明、底數清。同時,以調查問卷、網絡調查、跟蹤回訪等方式,由企業對政府職能部門的服務水平、干部作風進行評價,力促政務政策和服務環境明顯改善和提升。健全服務平臺強化機制,將原來分散在32個部門的245項審批事項,一次性劃轉至行政審批局,實現一枚印章管到底。加快建設完成行政審批網上辦理、政務公開、電子證照管理、審管聯動及大數據分析等模塊于一體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審批平臺,實現一個窗口、一份材料、審批一條龍的服務目標。
通過主動作為、精準服務,以全要素保障和全方位服務推進企業轉型、動力轉換,實現了三河經濟的穩中向好。今年1—6月份,該市17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速為5%,呈現穩步增長態勢。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分別達到65家、59家和755家。省重點前期項目2個,總投資65億元,廊坊重點建設項目16個,總投資307.36億元,為三河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后勁。
關鍵詞: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