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今年將培育新型職業農民44253人
記者從省農業廳了解到,我省今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已經啟動,今年全省計劃培育44253人(其中生產經營型25653人、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18600人),另外再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1700人。
各類新型職業農民遴選推薦可采用個人申請、農業企業、培訓機構和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聯合推薦等方式,通過登錄中國農村遠程教育網(www.ngx.net.cn)“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申報系統”或手機下載“云上智農”APP報名參加培育。
根據省農業廳出臺的《2018年河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在全省118個農業縣(市、區)組織實施,覆蓋全部62個貧困縣,培訓任務重點向10個深度貧困縣傾斜,繼續在環京津28個貧困縣實施萬名脫貧帶頭人培育行動。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骨干、返鄉涉農創業者等為培育對象;現代青年農場主以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年齡在18-45周歲之間的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骨干、返鄉創業大學生、中高職畢業生、返鄉和退伍軍人等為培養對象;農業職業經理人以具有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年齡在25-55周歲,高中(中專)及以上學歷,具有農業行業專業知識和經營管理經驗的人員為培育對象;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以貧困村有勞動能力、有培訓意愿的貧困戶(含仍在享受扶貧政策的農戶)為培育對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原則上不超過60周歲。
新型職業農民采取“一點兩線、全程分段、實訓服務”的培育模式,在產業周期內分階段組織集中培訓、實訓實習、參觀考察和生產實踐。推行啟發式、互動式和案例教學方式。推行理論與實踐結合模式,做到“課堂教學與基地實訓”相結合,“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教師主導與學員參與互動”相結合,“分段培訓與生產季節”相結合等,滿足農民多元化需求。
鼓勵培訓機構組織參訓學員優先到省內經過認定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實訓基地和省外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科技型農業園區交流實訓。鼓勵支持新型職業農民采取“彈性學制、農學交替”的方式,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記者鄭建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