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加速形成消費新動能
日前,省商務廳制定《促消費惠民生保增長實施方案》提出,將從推動熱點消費、品牌消費、網絡消費、假日消費、夜間消費、便利消費、體驗消費、綠色消費、優質消費、放心消費等方面入手,提高商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水平,促進消費升級,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釋放消費潛力,擴大消費規模。力爭2018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75萬億元,增長10%左右,全年網絡零售額突破2750億元,占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超過15%。 促進熱點消費。全面落實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完善二手車流通制度,擴大省內交易,促進汽車消費,鼓勵企業擴大日用消費品及汽車產品進口,滿足消費者消費需求,擴大旅游休閑、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新興消費。
促進品牌消費。宣傳推廣河北知名鮮活農產品、深加工食品、冀字號菜品、特色日用品、傳統工藝品等產品和品牌。加強我省老字號保護傳承,推動老字號改革創新,弘揚老字號工匠精神和優秀文化。實施電子商務品牌引領工程,2018年,全省力爭培育國內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名優品牌40個。
促進網絡消費。2018年,培育省級及以上電子商務示范基地30個、省級及以上電子商務示范企業50個,力爭全省電子商務年交易額百億級平臺達到3個、十億級平臺達到15個。2018年全省電子商務年交易額億級平臺達到30個。力爭全年網絡零售額突破2750億元,占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超過15%。
促進假日消費。指導各地依托中秋、國慶、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組織策劃特色商品展、休閑旅游季、餐飲美食節等豐富多彩的消費促進活動,釋放消費潛力。
促進夜間消費。支持石家莊、秦皇島、承德等旅游城市,通過舉辦商品購物節、美食文化節、夜間展覽展示、特色文化演出等活動,打造夜經濟活動品牌。鼓勵商貿企業和餐飲門店延長日常營業時間,提倡自然閉店,開展“越夜越優惠”等夜間打折促銷和文化娛樂活動,培育形成夜間消費風尚,打造“永不落幕的夜經濟”。
促進便利消費。推進城鄉高效配送體系建設,抓好物流標準化試點建設,在農產品、快消品、藥品、家電、家具等行業領域擇優選定5條供應鏈進行試點,加快發展大市場、大物流、大流通。依托蘇寧和365集團,率先在石家莊、張家口、秦皇島3市商超領域實施智慧支付商店、無人超市試點。推進便民市場建設,確保11月底前全省完成新建改造200個生鮮超市、菜市場、農貿市場的惠民工程任務,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
促進體驗消費。支持石家莊、唐山、邯鄲、保定等市規范提升勒泰、萬達、北國、蘇寧、樂匯城等大型商業綜合體,支持各市及有條件縣改造提升購物中心和大型超市,完善配套設施,優化業態布局,增設體驗式消費店面,組織開展特色餐飲、文化娛樂、休閑健身、生活服務等活動,推動傳統消費向智慧型、多元化、體驗式消費發展。在我省大中城市培育一批示范商圈,打造以綜合體為核心,帶動周邊不同業態參與的一站式區域性休閑消費商圈,形成布局合理、多點結合的城市新消費格局。
促進綠色消費。增設綠色產品專區,優先采購綠色產品,不斷增加綠色有機食品供給,創建一批綠色商場(超市)。組織綠色飯店、綠色餐飲企業評定,打造綠色餐飲產業鏈,培育一批綠色餐飲示范企業。引導餐飲企業開展綠色餐飲宣傳活動,倡導綠色節儉餐飲消費。
促進優質消費。鼓勵省內企業在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的同時,適當提高生活用品、食品等優質消費品采購成交量,滿足群眾差異化、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
促進放心消費。繼續完善石家莊、秦皇島、安國3市肉、菜、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形成可持續運維管理機制,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引導、鼓勵消費者自覺購買可追溯綠色食品,主動索證索票,使用二維碼、手機App、查詢機等開展網上綠色食品質量查詢。持續推進商務誠信體系試點建設,規范守信聯合激勵對象和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紅名單”和“黑名單”)管理。(記者吳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