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污變沼氣 秸稈能發電
衡水全域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和秸稈資源化利用
9月28日,記者來到武強縣河北聚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內兩座巨大的厭氧罐和一座沼氣罐格外醒目。公司副總經理周加棟指著不遠處的富源牧業公司說,公司是與富源牧業公司同步建設的,目的就是解決富源牧業公司的牛糞污染問題。富源牧業公司有1.2萬頭奶牛,產生的糞便通過地下管道進入河北聚碳生物公司的厭氧罐,通過發酵產生沼氣,最后經過干濕分離后,干的制作有機肥、育苗基質和牛臥床墊料,濕的制作水溶肥料。
“公司運營半年來,通過沼氣發電1000萬千瓦時,收入750萬元,生產牛臥床墊料3.6萬立方米,收入480萬元。”周加棟說,現在他們的日處理能力達到了600噸以上,完全能滿足富源牧業公司奶牛的糞便處理,年內還將增上二、三期工程,周邊12公里之內的3個萬頭奶牛場的糞便污染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衡水市把畜禽養殖廢棄物和秸稈資源化利用,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綠色農業發展的重要措施,在摸清全市畜禽規模養殖場(戶)和秸稈底數的基礎上,統一謀劃,明確通過2至3年的努力,使市域內畜禽養殖廢棄物和秸稈全部實現資源化、能源化利用。
“從畜禽養殖廢棄物和秸稈資源化利用上長出了一個新產業。”衡水畜牧局局長商家榮這樣形容該市農業正在進行的綠色變革。他向記者描繪了這樣一幅推進圖,通過加強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重點推廣“糞污—沼氣—發電—有機肥”“糞污—沼氣—供暖—有機肥”“糞污—有機肥”“糞污—生物天然氣”等模式,著力培育電氣熱肥一體化新能源環保產業,構建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長效機制。同時建立有效的秸稈田間處理、收集、儲存及運輸運行模式,推進生物質發電和秸稈飼料化利用。
目前,衡水市一大批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已全面鋪開。安平、故城、武強、景縣、市高新區等建起了生物質發電和天然氣項目,年利用秸稈能力69.2萬噸、畜禽糞便200.9萬噸。正在建設的河北京安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期)發電項目,深州市依托河北國和中恒能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整域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故城縣與浙江維爾利公司、杭能集團合作建設的大型沼氣及生物肥生產項目,將年利用秸稈10.7萬噸、畜禽糞便196萬噸。
政策激勵和政府引導,吸引了中國廣核集團公司前來投資建廠。今年8月2日,衡水市政府與中國廣核集團公司在深圳簽訂以畜禽糞便為主要原料的清潔能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廣核河北生物燃氣公司計劃在冀州、景縣、阜城建設3個生物質天然氣項目,年利用玉米秸稈、畜禽糞便均為24萬噸。目前,該市通過沼氣發電、有機肥生產,年處理畜禽糞便能力235.7萬噸,能源化、資源化利用率達42.4%;秸稈綜合利用量462.1萬噸,綜合利用率達96.91%。(記者陳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