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河北省加快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升級換代。根據要求,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保存單位要逐步實現計量基礎設施、科學數據和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拓寬服務生產一線的技術路徑,充分發揮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促進經濟提質增效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經過多年發展,河北省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取得明顯進步,較好地保證了全省單位制的統一和量值的準確可靠,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質量總體水平提高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和保障作用。目前,全省有效期內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達3229項,數量在全國排名第五,覆蓋了幾何量、熱學、力學等16個專業。但隨著科技進步與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加快,各領域對計量能力需求不斷提高,河北省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設施建設也存在總體數量不夠、覆蓋率較低、布局不合理、設備老化、基層弱化等問題。
為大力提升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能力和水平,近日,省市場監管局要求,各地要加強對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管理,嚴格執行計量標準考核,完善監管制度,加強后續監督,不得擅自停用、撤銷、封存計量標準。
省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要滿足本地區量值溯源及產業發展的需要,全面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市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要適應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實施強制檢定的需要,重點建立支撐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等領域的計量標準并實施計量監督。縣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要滿足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工作計量器具強制檢定的需要,重點建立支撐生產安全、貿易結算、醫療衛生等領域的計量標準并實施計量監督。
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要與經濟社會和市場掛鉤,補全量值溯源鏈,合理配置計量資源,有效利用計量技術機構、科研機構、企業等優質資源,探索社會共建的方式,解決計量供給側不足的問題。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保存單位要努力解決工業生產、民生計量和各項監測的數據可溯源性和一致性,確保數據質量,提高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能級水平。(記者馬彥銘 通訊員安冬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