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全省深化開展‘雙創雙服’活動暨實施20項民心工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我省“雙創雙服”活動各項工作任務全部完成或超額完成,重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新建各類省級創新研發平臺160家、“雙創”基地24家、小微“雙創”基地25家。全省90%以上的縣建立了孵化器或眾創空間,區域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創新創業活力不斷釋放。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3萬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800家,兩年新增近3000家,是此前歷史總和的1.5倍,高新技術企業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生力軍。市場主體總量達538.1萬戶,同比增長14.5%,其中企業總量達到147.7萬戶,同比增長18.3%,市場主體總量位于全國第七位。
“三個轉變”加快提升政府服務能級。轉變思想觀念,干部隊伍全動員,服務企業零距離。對全省14163家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實行省市縣分級一對一包聯幫扶,切實幫助企業和項目主體辦實事、解難題、促發展。轉變服務方式,包聯幫扶全過程,解決問題實打實。分級成立包聯工作專班,健全包聯工作制度和推進機制,確保企業所提問題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共收集問題14653件,已解決13324件,解決率為91%。轉變工作作風,工作推進全天候,促進發展增實效。全省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項目建設順利實施。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增速同比加快2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實現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9%。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851億元,開工率100%。
住房條件持續改善,棚戶區改造開工23.5萬戶,2017-2018年度農村危房改造竣工9.58萬戶;生活環境更加宜居,完成農村改廁126.4萬座,新增城市綠地4763.8公頃、城市植樹1428.23萬株,改造和新建便民市場200個,城市區工作日道路平均擁堵指數保持在1.3—1.6的暢通平穩狀態。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全省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基本生活標準大幅提高,城市、農村特困人員補助分別達到9945元、6130元,新建95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明顯。文教普及水平不斷提升。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00所,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6%,學前教育普及程度已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開展“六進”演出活動26000余場,惠及觀眾達1900余萬人次。
“放管服”改革實現突破。修改廢止省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92件;工商登記實行“五十證合一”,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8天以內;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取消下放70項,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減少稅費400多億元。園區承載能力實現突破。以開發區為主平臺承接京津產業轉移成效顯著;實行權力公開,全省開發區全面編制公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中介事項服務清單。窗口服務質量實現突破。我省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行政審批局市縣兩級全覆蓋的省份。全省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基本實現了“一窗收件、聯合審批、信息共享、一次發證”的審批模式和“一條龍、一站式”服務機制。(記者李代姣 通訊員馮燕 劉珊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