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4月9日召開的全省春季農業生產暨特色產業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我省將繼續按照“大產業抓小品種、新產業抓大基地、老產業抓新提升、強產業抓固根基”的思路,瞄準“四個一百”目標,2019年再打造28個特色優勢農產品、40個農業行業領軍品牌、36個農業精品園區、30個創新型農業企業。加強市場監測預警和分析研判,利用春耕備耕合理安排作物布局,補欄優質畜牧良種,推動奶業振興,發展特色畜牧和漁業養殖,集中打造一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在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品牌打造、質量提升上求突破。
深入推進特色產業帶建設。發展特色糧油、蔬菜、中藥材、水果等7大類24個特色產業。
持續開展特優區創建,重點高標準創建平泉香菇、雞澤辣椒等17個國家和省級特優區,新創建30個省級特優區、總數達到85個,著力建設標準化生產、農產品加工和倉儲物流“三基地”,完善科技支撐、品牌建設、市場營銷和質量控制“四體系”,建設現代農業精品園區。按照“一縣一業”要求,每個市創建1-2個市級特優區。
充分發揮產業化引領作用。積極培育以龍頭企業為核心,農民合作社為紐帶,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為基礎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重點發展152個省級示范聯合體。建設12個產值超5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打造環京津休閑度假圈,重點推介30條休閑農業觀光精品線路,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著力加強品牌培育。打造“冀”字號農業特色品牌,培育打造20個區域公用品牌,省級以上區域公用品牌達到80個以上。培樹20個農業領軍企業品牌,價值超百億元的企業品牌增加到7個。(記者胥文燕 王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