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老百姓對于吃的需求不斷提升。人們在貨比三家追求性價比的同時,更關注商品顏值、購買體驗、送貨速度,餐飲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促進商家加快轉型升級。
省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省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0.2%。其中,全省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蔬菜類、干鮮果品類商品銷售同比分別增長20.1%和14.6%。省飯店烹飪餐飲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分析,今年以來全省餐飲市場開局良好,餐飲行業正由外延擴張型向內涵集約型轉變、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率型升級。
拼顏值、比體驗
傳統餐飲行業加快數字化、個性化升級
近日,一條視頻在抖音上火了——一位穿著西裝的店員邊敲鑼邊喊“上魚頭咯”,后面跟著的店員抬著一盤大魚頭。伴隨著店員的祝福語,這盤魚頭端上了桌。食客紛紛拿著手機拍攝整個過程。這條視頻是一位擁有近16萬粉絲的美食博主拍的,獲得了3000多個點贊,拍攝地點就在旺順閣石家莊萬達店。
傳統老店一躍成為網紅,為旺順閣石家莊萬達店帶來了更多食客。店長朱超告訴記者,旺順閣入駐石家莊短短兩個月,客流量快速增長。第一個月的客流量不到六千人次,第二個月就達到了近萬人次。
除了美食本身,這家飯店客流量能夠快速增加的另一個原因,離不開具有網紅特質的營銷手段。食客李恒坦言,就餐體驗好、美食顏值高,他和朋友也拍了用餐過程并發了朋友圈。
無獨有偶,石家莊本土名店渝鄉辣婆婆也進行了店面改造和數字化升級。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它的很多分店都增加了川劇變臉、迎客鼓等文藝表演。渝鄉辣婆婆總經理劉欣介紹,店面升級改造之后,食客的評價有了明顯提升。同時,他們還注重在線上通過微信、抖音等渠道跟顧客進行互動交流,店慶時的一篇文章獲得了近百萬次的閱讀量。
省統計局貿易外經處處長劉建中表示,消費者對餐飲的需求從原來的價格、質量轉變為對環境、體驗和服務的綜合追求,這將加速傳統餐飲行業個性化、數字化進程,不斷完善管理模式。
注重健康、青睞低熱量
輕食類餐廳蓬勃發展
吃多了大魚大肉,時下不少年輕人開始吃輕食。
“輕食,指的是低卡路里的健康食品。”近日,石家莊市18 and Life輕食餐廳的食客王宇告訴記者。臨近中午,這家餐廳門前有很多顧客在排隊。記者翻開菜單,發現各種肉類與蔬果搭配的營養沙拉是這家店的招牌,菜單上的胡蘿卜蛋糕、煎圣女果也很有特色。
王宇告訴記者,這里的食物以涼拌、蒸煮為主,注重少油、低糖、低鹽。
近年來,主打輕食概念的餐廳在全省各地層出不窮。業內人士指出,消費升級的一個最基本需求就是健康需求,所以契合年輕群體消費需求的輕食餐廳得到了快速發展。
除了到餐廳就餐,方便、快捷的輕食外賣也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睞。保定市七一東路上有一家名為輕食主義的輕食外賣店。店主李朝勇告訴記者,他們的日均銷售量在八九十份,賣得最火的一款雞肉沙拉月均銷量達1200份左右。
劉建中分析,“輕食風”逐漸吹綠了人們的餐桌,輕食餐廳也從無到有、從冷到熱,輕食產業將成為“健康+”產業的又一增長點。
“低油低脂的用餐方式比較健康,但也要注意營養均衡。”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張曉偉提示,在攝入低卡路里食物的同時,也要注意食物的多樣化,粗細主食要合理搭配,保證正常的膳食結構。
回歸廚房,外賣買菜
零售企業競相布局社區生鮮
除了外出就餐、點外賣,很多人開始回歸廚房,這使得不少零售企業競相布局社區生鮮。
近日,在唐山供銷·社區生鮮鳳凰世嘉店,卷心菜、香椿芽、草莓等應季新鮮蔬果擺滿了貨架。店員李正一邊忙著招呼顧客,一邊忙著用手機接收訂單。李正告訴記者:“現在店里微信群的訂單有三四十份。訂單滿三十元就可以免費送貨上門。”
唐山市農合聯農產品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川介紹,全市目前已經有50家“唐山供銷·社區生鮮店”扎根社區。社區居民不僅可以直接去門店購買生鮮,還可以通過微信群和“唐山供銷·微商城”網上服務平臺進行手機下單,店員送貨上門。今年,他們還將建設10到20家社區生鮮自營店,發展30到50家加盟店。
為滿足人們對生鮮果蔬“鮮”“快”的需求,去年以來,蘇寧也在河北大力布局蘇寧小店。近日,蘇寧石家莊管理中心品牌總監牛曉慶介紹,蘇寧小店主打生鮮、果蔬、熱鮮食等品類,致力打造成為社區的“共享冰箱”。目前,蘇寧在石家莊和廊坊共布局了153家蘇寧小店。
前置倉模式,則是蘇寧布局社區生鮮的又一發力點。3月31日,蘇寧在河北的首家前置倉——石家莊市興旺街前置倉正式開業。牛曉慶介紹,前置倉主要通過以倉代店,降低因中間環節帶來的損耗和運輸投入,實現對線上訂單的高效、快速履約。一家前置倉可以輻射10家蘇寧小店。今年,蘇寧還將在石家莊建設15家前置倉。
劉建中分析,消費者在線上餐飲外賣平臺購買的商品品類向多樣化發展,未來行業將不斷豐富配送商品種類以滿足用戶需求。而生鮮外賣行業的快速發展,正是順應消費升級、深化餐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結果。(見習記者薛岳虎 記者潘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