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在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記者采訪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他表示,大數據時代才剛剛開始,中國有全世界最獨特的機會、最大的優勢獲得數字經濟時代的領先地位。
“數字經濟就是實實在在的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正在被重新定義為技術驅動、大數據驅動的經濟。”張勇認為,人類發展史的第一次飛躍發生在幾十萬年以前,隨著人類腦容量不斷拓展,得以超越地球上其它物種。當前,大規模的數據產生和應用帶來第二次人類腦容量的爆發,將人類帶入全新紀元。對數據的大規模使用,將觸發人類第二次飛躍。
張勇表示,在數字經濟時代,正是大數據的大規模應用,構建在此前工業時代很少見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它不再是簡單的供需關系,而是共同創造、分享和受益,普惠由此成為可能。
“這種普惠正體現在人們生活的每一天。”張勇介紹,在2014年,杭州曾經全國擁堵排名第2,但因實時交換杭州的攝像頭和紅綠燈的數據,杭州的擁堵排名降到全國第35位。
張勇認為,一旦數據產生價值,就有機會成為新的數據資產,并由此形成新的生產力。“算力也是新的生產力。正是大數據、算力和算法的融合,構成了未來全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大數據時代才剛剛開始,中國具有全世界最獨特的機會、最大的優勢來獲得數字經濟時代的領先地位。”張勇說,由于數字經濟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生活最方便的國家。他分析,在數字經濟時代,中國具有全世界最獨特的四大優勢:人口優勢,中國能產生全世界最廣泛的數據和最豐富的應用場景;中國過去40年所建立的完善的制造業基礎,為數字化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了條件;中國社會對數字化接受程度最高;中國正在廣泛建立實體經濟所必需的基礎設施,并在很多領域走在全球前列。
10月11日當天,阿里巴巴集團和河北省政府簽署《加快河北數字經濟發展合作協議》。張勇介紹,這項一攬子協議涵蓋大數據產業、金融服務、旅游、農業、科研等多個方面,阿里巴巴集團將利用其數字經濟體的綜合能力全面助力河北創新發展。
根據雙方協議,河北與阿里巴巴將共建“數聚河北”工程,包括建設集大數據生產、科研、應用為一體的京津冀大數據產業基地,承接京津大數據產業向河北轉移,以及在石家莊投資設立大數據公司,服務政府數字化轉型等。
“阿里巴巴與河北的大數據合作由來已久。”張勇介紹,2016年,阿里巴巴張北云計算數據中心投入使用,張北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為數據中心提供了清潔能源,是距離北京最近的大數據產業發展優越區域之一。
張勇表示,河北與阿里巴巴還將共建河北省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平臺和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依托高德地圖建設“一張地圖游河北”服務平臺,打造“智慧農業”產業化示范縣,共建河北大學“智慧高校”,聯合開展河北消費經濟研究項目。(記者馬彥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