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走在石家莊的街道上,人們都直呼太熱,河北省氣象臺6月6日17時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信號。為有效防控夏季高溫天氣導致勞動者中暑及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降低高溫作業對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損害,切實維護廣大職工勞動安全健康權益,日前,全國總工會印發了《關于做好2020年職工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級工會把服務和保障職工健康納入工會工作的重要日程,提早安排部署,推動防暑降溫工作落實,切實維護職工安全健康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通知》指出,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已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各級工會要準確把握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的階段性變化,因時因勢調整職工防暑降溫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要推動做好工作環境定期消毒、工作場所通風換氣、加強作業人員個人防護、控制和減少人員聚集等工作;要統籌用好工會各方面資源,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和夏季高溫天氣因素疊加給職工生產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
《通知》要求,各級工會要認真履行法律賦予的群眾監督職責,督促用人單位按照《職業病防治法》《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等法規政策要求,落實防暑降溫主體責任。要對用人單位的高溫作業、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措施實行監督,及時發現、指明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并監督其整改。
《通知》包括協助和督促用人單位建立、健全防暑降溫工作制度,制定防暑降溫工作方案和高溫中暑應急預案;代表勞動者就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勞動保護事項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督促用人單位采用良好的隔熱、通風、降溫措施,合理安排作業時間,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職工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為職工提供必要的個體防護用品和高溫作業休息場所,按規定發放高溫津貼等。
此外,各級工會還將以職工需求為導向,開展形式多樣的暑期服務職工活動,走訪慰問奮戰在高溫一線的職工,督促并協助用人單位開展防暑降溫教育培訓。特別是以室外露天作業集中、農民工集中的用人單位為重點,積極開展“送清涼”活動;以環衛工人、出租車駕駛員、交通警察、快遞員等戶外勞動者為主要服務對象,進一步規范和做好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工作,解決“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現實問題,為高溫天氣戶外作業職工避暑休息提供便利。
那么河北省的高溫補貼該如何計算呢?2019年6月13日,河北省人社廳、河北省應急管理廳、河北省衛健委、河北省總工會聯合發布了《關于發布夏季高溫津貼試行標準延續的通告》,從今年開始夏季高溫津貼標準延續執行冀人社發[2017]20號和冀人社發[2015]46號的規定,從事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者每人每小時(含加班加點,下同)2元,沒有防暑降溫設備或有防暑降溫設備但達不到降低工作場所溫度效果的室內勞動者每人每小時1.5元。
夏季高溫補貼是用工場所在河北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事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用人單位向勞動者(包括非全日制用工)發放的額外勞動報酬補償。由于河北省南北跨度長,氣溫差別大,夏季高溫津貼實行差別時長。其中,冬季取暖期標準不超過4個月(含4個月)的市、區、縣(市),每年從5月21日至8月31日執行;冬季取暖期標準超過4個月(不含4個月)的市、區、縣(市),每年從6月11日至8月20日執行。
工作性質在室外與室內來回流動交替或主要作業時間在室外者,視同室外作業。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者每天工作時間按8小時計算。勞務派遣工,由用工單位隨本單位勞動者執行。(記者 趙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