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完成首批省級公交示范城市創建
讓城市公交更便捷更智能
公交車運營實現了規范化,公交車終于有了舒服的“家”,公交智能化運營水平有了長足進步……2017年,我省開始首批省級公交示范城市創建。到現在,3個設區市(石家莊、衡水、邢臺)和6個縣市(晉州、辛集、安平、魏縣、遷安、平泉)完成了創建任務,順利通過相關部門驗收,標志著首批省級公交示范城市創建工作順利完成。
破除場站不足瓶頸,公交車有了自己的“家”
“原來這里沒有場站,公交車只能停在馬路邊或停在其他場站,加大了公交車空駛距離,造成資源浪費,也給公交車增加了不安全因素。現在,公交車終于有了自己的‘家’。”近日,在去年9月建成投用的邢臺市襄都南路公交停保場里,18路公交車駕駛員李響笑呵呵地向記者表示。
在這個能容納280輛公交車、配有充電設施的現代化停車場里,公交車不停進出。其周邊的汽配城、水果批發市場、寵物市場已越來越為市民所熟悉,停車場為這些市場帶來了很大便利和人氣。
襄都南路公交停保場是我省首批公交示范城市創建的成果之一。
2017年11月,根據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有關文件精神,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河北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方案》,提出在全省開展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創建工作,重點支持場站建設、站牌(亭)建設等。
經過各地創建方案評審,最終,石家莊等3個設區市和晉州等6個縣市入選創建名單,各地都按照創建方案開展工作,取得了預期效果。
兩年多時間,邢臺市先后建成了襄都南路公交停保場、佳洲美地公交首末站、中央生態公園公交首末站等公交場站。同時,該市火車站公交樞紐站已有部分線路進駐,城市公交、城際公交無縫銜接。
石家莊市改造鹿泉海山公交樞紐站,為優化市區西部公交線路提供可靠保障;衡水市新建4座公交場站,實現公交自有場站零的突破;辛集市新改建火車站公交首末站、高鐵公交樞紐站;安平縣把會展中心改建為公交車停車場;魏縣新建魏都公交樞紐站和城東、賀祥社區、郭呂新村首末站……
省城市客運管理局局長婁殿武介紹,在公交示范城市創建過程中,各地新增場站面積超過600畝,很多地方破解了多年來未能解決的瓶頸難題,有效減少了公交線路非營運空駛里程,公交企業節支效果明顯。
對城市發展來說,場站建設作用也越發凸顯。它為周邊群眾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經濟發展,促進了當地服務業繁榮和群眾就業,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明顯。
打造暢達、智慧、綠色、安全公交
“1路公交車即將進站”“6路公交車即將進站”……近日,在石家莊市中山路北國商城公交站臺,不時有電子語音提醒候車的乘客注意來車信息。石家莊市公交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電子智能化站牌在發揮作用。這樣的站牌石家莊市區共有200多個。
在石家莊,用手機一掃,市民就可以支付完成購票繳費,方便快捷。石家莊市還拓展了“交通一卡通”功能,完成了公交IC卡收費系統與軌道交通收費系統的成功對接。
記者在各創建城市探訪發現,具有地方特色古色古香的特色站亭、電子站牌、掌上公交APP、移動支付乘車等設施和系統已經全面運用。
為了方便市民乘車,各創建城市以乘客滿意為服務宗旨,不斷打造暢達公交,持續優化公交線網布局,擴大公交服務范圍,城市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達100%。
平泉、安平、辛集、魏縣等地公交還向郊區、農村不斷延伸。
“我們的公交系統目前已經通達了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受到了當地居民熱烈歡迎。這將有效拉動城鄉經濟發展,推動公交運輸服務體系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魏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
保證安全運行是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創建城市紛紛建成了集調度、運營管理、安全信息采集、高清全方位視頻監控、出行信息服務于一體的信息化智能系統。系統對公交決策分析、運營管理等提供依據,實現主動管理與人工智能的融合。針對駕駛員,各地安裝了駕駛員行為分析系統、崗前酒精檢測系統等,全面提升公交安全水平。
按照相關部署要求,創建期間,9個創建城市共新購置公交車1656輛,全部為新能源公交車。
省城市客運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各創建城市以創建為契機,打造暢達、智慧、綠色、安全公交,建立健全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共建共享機制,群眾對公共交通的滿意度不斷提高,達85%以上。
創新運營機制,實現城鄉公交一體發展
創建過程中,有些地方還破解了公交運營的機制問題。
“過去縣城里公交車都是‘招手停’,不規范。通過創建活動,現在縣城里‘招手停’的現象已經沒有了,居民乘坐的都是規范運營的公交車。我們還購買了4輛雙層巴士,開通了旅游線路,讓群眾可以到各景點進行觀光游覽,體驗我縣的獨特魅力。”近日,指著正在運營、嶄新的雙層巴士,安平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田向陽介紹。
針對公交車運營比較混亂的情況,2017年,安平縣決定采用“公車公營”模式,組建成立了國有獨資企業“網之都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成立伊始,公司就對城區原有的63輛“招手停”公交車進行回收。2018年,公司對城鄉客運公司的46部個人車輛進行收購,把城鄉客運車輛也納入正規化管理。至此,該縣實現了公交企業的“無震蕩”改制,公交事業發展進入快車道。截至6月底,該縣開通20條公交線路,公交運營里程達到399.8公里,實現了全域公交全覆蓋。同時,該縣基本實現每個家庭擁有一張公交卡,并發放了1.1萬張65歲以上老人免費乘車卡。
邢臺市出臺《城市公交成本規制及財政補貼補償暫行辦法》,促進城市公交企業合理控制運營成本、規范營運收入,促進公交行業穩定持續發展;衡水市建立長效化、常態化的“全托底”式財政支持機制,保障城市公交發展;平泉市在公交資金支持上予以重點保障,運營補貼由168萬元提高到1800萬元……
深化公交管理運營機制改革,各地在創建過程中,按照“公交優先、城鄉一體”的發展目標,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效果。
兩年多來,我省對3個設區市和6個縣市投入了3.5億元省補資金,各地配套資金達30多億元,省補資金引領帶動成效顯著。(河北日報記者 曹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