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河北企業在國家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公示其產品標準;鼓勵電商平臺提供零傭金、快速入駐審批、流量扶持和保證金減免等優惠措施;組織開展“出口產品下鄉”活動,利用商品批發市場等拓展農村市場……近日,本網了解到,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確保產業鏈供應鏈順暢運轉,河北印發了《河北省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16方面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穩住外貿基本盤。
降低出口轉內銷市場準入門檻 做好強制性產品認證
《措施》提到,2020年底前,對河北省外貿企業依據出口目的國標準生產且相關標準技術指標達到我國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出口產品,因疫情影響轉內銷的,允許企業作出相關書面承諾,通過自我符合性聲明的方式進行銷售,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河北省外貿企業對出口轉內銷產品,要按照國家產品標識標注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產品或產品最小包裝上加貼中文標簽、標識,并對加貼的中文和外文標簽、標識的一致性負責,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支持河北省外貿出口轉內銷產品做好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工作,引導企業對接國內省內正規的認證機構。鼓勵CCC指定認證機構為河北省生產CCC認證目錄內產品的內銷企業提供CCC認證相關培訓和服務,優化認證程序,縮短認證辦理時間。加大對虛假認證和買證賣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支持外貿企業技術和工藝升級 鼓勵加工貿易產品內銷
支持外貿企業加大技術和工藝升級改造力度,將符合條件的技術改造項目列入省重點技改項目。鼓勵為國外生產配套零部件和中間品的外貿企業,利用工信部“產業鏈供需信息對接平臺”發布供需信息,為國內相關企業提供配套,暢通產業鏈。引導河北省外貿企業精準對接國內市場消費升級需求,發揮外貿企業質量研發等優勢,應用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技術,通過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研發適銷對路的內銷產品,創建自有品牌,培育新的消費熱點。
此外,對于石家莊、曹妃甸、廊坊、秦皇島4個綜合保稅區,將全面落實加工貿易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政策,允許加工貿易企業內銷選擇按其對應進口料件或按實際報驗狀態征收關稅;積極推廣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支持企業申請適用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政策,利用區內產能開展委內加工業務。同時,進一步放寬加工貿易內銷征稅時限,對符合條件可集中辦理內銷征稅手續的加工貿易企業,在不超過手冊有效期或賬冊核銷截至日期的前提下,由每月15日前申報,調整為最遲可在季度結束后15日內申報,按季度申報納稅不得跨年操作。
搭建線上線下銷售平臺 鼓勵零傭金入駐電商平臺
為進一步支持產品的線上銷售,《措施》提出要在河北省有品牌、有實力的外貿企業在國內大型電商平臺設立線上外貿產品銷售專區,組織引導食品、美妝、母嬰、服裝、工藝品等消費類產品出口企業對接省內社區團購電商平臺、區域電商平臺以及電商供應鏈平臺,建立長期產品供應合作關系。鼓勵電商平臺提供零傭金、快速入駐審批、流量扶持和保證金減免等優惠措施。支持轉內銷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云展示”“云對接”“云洽談”“云簽約”活動;利用“新媒體”“新零售”“直播帶貨”“場景體驗”等新業態新模式開拓國內市場。
在線下銷售方面,支持擁有自主品牌、內銷意愿強的外貿企業,與商超建立長期直采供貨關系。河北省選擇50家左右大型商場、超市(每市3-5家)設立外貿出口產品專柜、專區,集中銷售外貿出口產品,對進入外貿專柜(區)的產品,商場實行“多費合一”,按照不超過銷售額的15%收取費用,并給予2個月緩繳期。此外,還可組織開展“出口產品下鄉”活動,利用商品批發市場等拓展農村市場,豐富農村商品供給。(付兆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