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意義重大,能夠參與到這一盛會中,不僅是華北電力大學的榮幸,也將成為每位志愿者一生中最寶貴的經歷。”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校團委書記陳火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46名冬奧志愿者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中,為冬奧會的成功舉辦貢獻青春力量、華電力量。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志愿者出征
多措并舉 保障志愿者培訓工作有序進行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制服和注冊分中心通用志愿者和住宿領域志愿者來源高校,一直以來學校高度重視志愿者工作。自2019年12月北京2022年冬奧會志愿者招募啟動以來,學校先后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文件,為保證校內冬奧志愿者相關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政策規范。
“志愿者的選拔及培訓工作,是一項戰線長、范圍廣、協調組織難度大的工作,為此學校專門成立了培訓策劃專項工作組。”陳火欣介紹說,為全力做好冬奧會志愿者練兵備戰工作,在堅持“科學籌備,優中選優,全面培養,多方聯動”的培訓方針指引下,不斷探索志愿者培訓的方式方法,形成了獨有的校園培訓工作體系。
“志愿者激勵保障工作,也是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此次冬奧志愿者培養工作的重中之重。”據介紹 ,學校撥付專項經費用于支持志愿者各項工作,并聯合愛心企業為志愿者們準備了棉服、褲子、鞋子、圍巾、行李箱、充電寶、保溫杯等保障物資,體現了學校對冬奧志愿者溫暖貼心的關懷。在保障志愿者場館內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方面,華北電力大學(保定)結合志愿者工作實際,制定了一系列志愿者自我管理辦法,并成立了志愿者安全與紀律檢查工作組、學業保障工作組、心理健康工作組,幫助志愿者在場館高效、有序、安全地開展工作。
儲備志愿者培訓
營造學習氛圍 推動培訓工作高效開展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積極營造冬奧志愿者學習氛圍,充分發揮骨干志愿者和教師志愿者引領示范作用,在校內形成了不用揚鞭自奮蹄的自我學習管理氛圍。志愿者的冬奧相關理論知識培訓采取線上自學,線下交流,線上學理論,線下學實踐互動結合的方式開展,充分利用北京冬奧組委信息與知識管理平臺,完成涵蓋跨文化交流、志愿服務通識、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項目設置等23門必修課程,2門選修課程的學習。
為高效開展培訓工作,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將志愿者分組管理,由教師志愿者任組長,并開展“四個1”學習計劃,即每日1次學習進度打卡,每周1次組內知識小測,每月1次全員知識競賽和每月1次小組能力提升匯報交流會。“我們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志愿者做到學習進展知己知彼,營造競相學習、團隊互助的學習氛圍。”陳火欣介紹。
陳火欣認為,志愿者應該在志愿服務崗位實踐中強化志愿者責任意識,提高志愿者專業技能和應變能力,“我校鼓勵冬奧會及冬殘奧會志愿者積極參加各類志愿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志愿者綜合能力素養。”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分多次選派共計23人次師生骨干志愿者前往張家口、北京等地參加骨干交流營、實地踏勘等活動。同時,學校積極為志愿者提供實踐機會,組織志愿者為保定市馬拉松、校秋季田徑運動會、校冰雪運動會以及校體育節等多項體育賽事提供志愿服務。
此外,學校還以冬奧會為契機,依托志愿者資源,在校園內多次策劃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文化活動,積極推動冬奧進校園、冰雪運動進校園,開展了冬奧主題團日、冰雪運動會、讓井蓋成為冬奧文化教科書繪畫活動、主題花燈制作大賽等多項活動,讓志愿者在體驗中感受冰雪文化與奧運精神的魅力。
志愿青春 讓電力之光閃耀冬奧賽場
陳火欣介紹,經過應急處置能力、英語口語、體能測試等多環節選拔后,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共有來自10個院系的46名志愿者在張家口賽區開展志愿服務工作,其中張家口制服和注冊分中心志愿者36名,住宿業務領域志愿者10名。
志愿者工作瞬間
志愿青春,冬奧有我。“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已經深植在冬奧志愿者心中。“講政治,肯奉獻,不怕苦,不怕累,是志愿者完成冬奧服務的基本要求。”陳火欣說,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冬奧志愿者成立了臨時黨、團支部,進一步筑牢志愿服務信念與決心。
冬奧會是展示中國文化、大學文化和志愿者形象的平臺,每一位志愿者都代表著中國青年、河北青年的精神風貌。華北電力大學(保定)的志愿者已滿懷信心做好準備,用真誠而自信的微笑和暖心而專業的服務迎接八方來客,讓電力之光閃耀冬奧賽場。
志愿者心聲
志愿者趙安策:在張家口制服和注冊分中心從事志愿服務這段時間我感觸頗深,既體會到了舉世矚目國際賽事的氣勢磅礴,也感動于周邊同事熱忱服務、無私奉獻的志愿精神,不論崗位大小、不計臺前幕后,作為志愿者認真對待每一份工作,竭盡全力發光發熱,用實際行動彰顯“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
志愿者吳培宏:作為一名志愿者主管,協助志愿者經理開展日常志愿者團隊的管理工作,及時發現并解決團隊中存在的問題,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建言獻策。在自己正值青春之際,能夠參與到這場國際賽事的志愿服務中,我倍感榮幸。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必將加倍努力為冬奧盛會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志愿者鐘蕊坤:在張家口制服和注冊分中心這段志愿服務經歷既提升了我的能力,磨煉了我的心志,更開拓了我的眼界。這份榮光使我振奮,“有一分熱,發一分光。”我將竭盡全力、不辱使命,以最專業的服務彰顯中國青年的風采。(趙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