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小山村 抱團謀振興
——邢臺市信都區五村黨支部(總支)書記同心話發展
河北日報記者 邢 云 通訊員 王聚芬
1月25日是農歷小年,邢臺市信都區西部山區山場、河溝旁的積雪還沒消融。山村里,家家戶戶祭灶、打掃衛生、準備年貨,新年的味道一天比一天濃。
這天下午,郝保臣、曹新路、葛富強、劉貴書4人按照約定,來到龍泉寺鄉前柳峪村黨支部書記葛小軍家“說事兒”。葛小軍熱情地將4人迎進門,屋里早已備好了熱茶,瓜子、花生、糖果擺了滿滿一桌子。
來“說事兒”的4人分別是后柳峪、溝門、梭兒峪、白石溝4個村的黨支部書記,算上葛小軍,5個村、5位村黨支部(總支)書記,雖然分屬5個村,但他們早已融為一個大家庭。趁春節前,他們要一起謀劃村子的發展。
“雖然剛下過雪,但咱前段時間修的連村路沒受啥影響,開著三輪一會兒就到了?!焙罅妩h支部書記郝保臣打開話匣子,“獨木難成林,人少難成大氣候,還是抱團力量大,多少年都沒有修的路,幾個村合力很快就修好了。”
郝保臣幾句話道出了小山村曾經的窘狀。5個村莊都地處偏遠、規模小、居住人口少,加起來不過699人。而最小的白石溝村僅有32戶、82人。前柳峪村規模最大,總人口也僅有278人,刨去外出打工的,在家居住的人口更少,服務群眾、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經濟發展處處受限。
劉貴書接過話茬:“咱們幾個村本來就山連著山、水連著水、村挨著村,抱團一塊兒真干成了大事,區委組織部探索推廣的‘多村聯動、抱團聚力’的中心村發展路子能行得通?!?/p>
5個村組建成一個“聯合體”,規模最大的前柳峪村被確定為中心村,大家一致推舉思路活、見識廣的葛小軍擔任中心村黨總支書記,其余四個村的村黨支部書記任總支委員,合力為五個村的699名村民破解發展難題,共尋致富良策。
五個村聯合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后柳峪通往前柳峪村的2公里連村路進行了改造提升,解決了后柳峪村老年人、兒童和婦女出行難的問題,大家上學、就醫、購物不用再為路難行而犯難。
“幾個村聯合起來勞動力豐富了,發展企業再不用為招工犯愁,村集體有了收入來源,在家閑置的勞動力守著家門口也掙到了錢?!备鹦≤姺粗遛k塑編廠工資支出情況,感慨地說,“60多名留守婦女一年下來領了100多萬元的工資,有的家庭婦女都是第一回上班,關鍵還不耽誤照顧家,高興得很嘞!”
“村里大事小事都有人商量,心里踏實啊?!备鸶粡娬f,“個別村民不理解也有人來幫著說和、解釋,矛盾問題也少多了?!?/p>
說起新一年工作,幾人早已有了打算?!皫ьI鄉親們在荒山崗發展酸棗種植,用好咱們的資源優勢?!薄按蠹一ハ嘟梃b學習,讓山村環境再提升?!薄鞍熏F在的企業經營好,增加鄉親們的工資收入。”……
“餃子煮好了!”5人聊得熱火朝天,隔壁房間,葛小軍媳婦已為大家煮好了熱氣騰騰的餃子。葛小軍邊拿碗筷邊說:“咱幾個今天也吃頓團圓飯。一家人,更要擰成一股繩。新的一年,咱們要讓山村百姓日子越來越紅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