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冬奧賽事正酣。跳臺比賽的精彩程度、運動員成績,都與賽道的建造精度密切相關。殊不知,得到各國運動員高度評價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和首鋼滑雪大跳臺“雪飛天”賽道,設計建造中都有河北科技力量助力。
這就是河北工程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競技型人工剖面賽道精細建造技術研究”課題的子任務——“人工剖面賽道基準面建造運維的云平臺與智能監測關鍵技術研究”。
“雪如意”依托山體建設,空間結構復雜、異形結構較多,賽道板跨度大、標高點多,板面弧度不易控制,為提高建造精度,應對山地施工難題,數字技術貫穿“雪如意”設計建造運維的全生命周期。
河北工程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團隊反復研究,嘗試不同的繪制方式,最終對于大體量異形構件模型,采用參數化模型繪制,按照各構件設計標高,實現曲面構件模型的一模多用,減少重復性建模,提高滑道區模型建造效率。
“為了實現人工剖面賽道不同建設階段平臺數據的無縫銜接與轉換,通過無人機航測、BIM(建筑信息模型)、VR(虛擬現實)等數字化技術,對場館所處的復雜山地環境、賽道曲面進行數字建模,并在賽道選址、設計、施工過程中實時模擬分析與指導,有效幫助我國首次完成符合奧運標準的跳臺賽道設計與建造。”河北工程大學BIM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崔邯龍介紹說。
據了解,人工剖面賽道基準面建造運維的云平臺不僅有項目概況、協作單位、組織架構、用戶管理、分部分項設置等基礎數據,還可以使參建各方對項目進行進度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環保管理、設備管理、工地物聯等。
賽道設計建造過程中,科研團隊對復雜節點等重點難點部位,通過數字模型立體化展示進行技術交底,保證施工前的預控和施工后的檢驗;對工程中的復雜工序,運用數字仿真模擬技術,將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在計算機中事先進行演示,確保施工技術的可行性、正確性;對施工過程中的運維管理,通過云平臺系統實現過程的可視化與精準化,從而大大提高了施工精度與效率。
比如,國家跳臺滑雪中心賽道施工過程中如何進行質量管理?管理者基于云平臺管理系統的管理流程配置,可以設置巡檢開始、現場巡檢整改、質量驗收等工作環節;在檢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通過手機移動端或網頁端將問題圖片上傳,同時給出整改意見并限時整改,達到對工程質量的精準把控。
“簡單說,一部手機就可以看到施工過程中的各種細節。比如,通過該云平臺建立質量巡檢臺賬,該臺賬中既包含施工過程中巡檢詳情,也包括整改措施,還有責任人,以及整改的進度和整改完成時間等等,從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證了施工進度和質量。”崔邯龍表示。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賽道是S形曲線,如何保障施工過程中的精準度?
河北工程大學團隊通過多年研發,推出了一款“利器”——具有鋪層表面平整度智能分析評定功能的智能檢測車。
“這款智能檢測車運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與5G物聯網數據傳輸技術,實現賽道基準面施工及運營狀態一體化快速檢測與評價,使基準面平整度檢測精度達到毫米級,賽道線形檢測精度達厘米級。”河北工程大學鋪面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郭慶林說。
據了解,像“雪如意”“雪飛天”之類的場館,要進行賽道檢測,在智能檢測車研發成功之前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建設者沿著陡峭的賽道鋪設設備,還要進行人工測量、計算和比對,一項檢測往往需要數天時間。
有了這款智能檢測車,則可在短短幾分鐘內完成賽道的檢測,不僅檢測效率高,而且檢測精度達到毫米級。
“檢測車都帶有攝像頭,哪里有誤差,相關數據都會傳到后臺,以便施工方及時進行修正。”郭慶林說。(河北日報記者陳華)
關鍵詞: